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二氧化钛概述 | 第13-19页 |
1.2.1 二氧化钛性质 | 第13-14页 |
1.2.2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实验制备方法 | 第14页 |
1.2.3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性质 | 第14-17页 |
1.2.4 二氧化钛纳米管改性 | 第17-19页 |
1.3 TiO_2纳米管吸附水 | 第19-20页 |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计算理论与计算方法 | 第22-36页 |
2.1 引言 | 第22-23页 |
2.2 第一性原理计算 | 第23-25页 |
2.2.1 薛定谔方程 | 第23-24页 |
2.2.2 Born-Oppenheimer | 第24页 |
2.2.3 轨道近似 | 第24-25页 |
2.3 Hartree-Fork 近似 | 第25-26页 |
2.4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6-28页 |
2.5 局域密度近似 | 第28-30页 |
2.6 赝势 | 第30-32页 |
2.7 VASP 简介 | 第32-34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N-F 共掺杂锐钛矿相(101)面二氧化钛纳米管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第36-48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计算方法与结构构造 | 第36-38页 |
3.2.1 计算方法 | 第36页 |
3.2.2 模型构建 | 第36-3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8-44页 |
3.3.1 结构分析 | 第38-40页 |
3.3.2 电子结构性质 | 第40-44页 |
3.4 光学性质 | 第44-45页 |
3.5 总结 | 第45-48页 |
第四章 N 与卤族元素掺杂 TiO_2纳米管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第48-64页 |
4.1 卤族元素单掺杂纳米管 | 第48-55页 |
4.1.1 单掺杂结构分析 | 第48-50页 |
4.1.2 单杂质掺杂电子结构 | 第50-53页 |
4.1.3 光学性质 | 第53-54页 |
4.1.4 总结 | 第54-55页 |
4.2 N 与卤族元素共掺杂 | 第55-64页 |
4.2.1 共掺杂体系结构 | 第55-57页 |
4.2.2 共掺杂结构的电子性质 | 第57-62页 |
4.2.3 光学性质 | 第62页 |
4.2.4 总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掺杂计算总结 | 第64-65页 |
5.1.1 单杂质掺杂 | 第64-65页 |
5.1.2 N 与卤族元素共掺杂 | 第65页 |
5.2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