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生态文明导向下中学生积极生态观的培育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前言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1-15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5页
    1.3 研究思路第15-18页
        1.3.1 研究目标第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3 技术路线第16-17页
        1.3.4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第17-18页
2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第18-23页
    2.1 基本概念第18页
        2.1.1 生态文明第18页
        2.1.2 生态文明建设第18页
    2.2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第18-20页
        2.2.1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第18-19页
        2.2.2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第19页
        2.2.3 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第19-20页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措施第20-23页
        2.3.1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第20-21页
        2.3.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第21页
        2.3.3 重视生态保护技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第21页
        2.3.4 开展文明观念教育,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第21-22页
        2.3.5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建生态文明建设第22-23页
3 中学生积极生态观的培育第23-36页
    3.1 基本概念第23-24页
        3.1.1 生态观第23页
        3.1.2 积极生态观第23页
        3.1.3 消极生态观第23-24页
    3.2 中学生积极生态观培育的必要性第24-25页
        3.2.1 中学生是生态观培育的良好切入口第24页
        3.2.2 中学生形成积极生态观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第24-25页
    3.3 中学地理学科与生态观培育的关系第25-28页
        3.3.1 中学地理课程设计和设置构成积极生态观培育环境第25-26页
        3.3.2 中学地理教材内容是积极生态观培育的载体第26-28页
        3.3.3 中学地理教师能够为积极生态观的培育提供引导第28页
    3.4 中学生积极生态观培育的实践方法第28-36页
        3.4.1 地理课堂渗透生态知识,培养生态知识认识第28-30页
        3.4.2 合作体验课外活动,培育生态情感认知第30-32页
        3.4.3 创造校内外教育氛围,潜移默化形成生态观第32-33页
        3.4.4 建立环境教育主题网站,形成自主学习平台第33-36页
4 结论与讨论第36-37页
    4.1 主要结论第36页
    4.2 研究展望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致谢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级联电子文档管控系统WEB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云计算的CDN平台系统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