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思路及结构框架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2 研究思路和结构框架 | 第11-13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2.1 关于心理资本的研究 | 第14-17页 |
2.1.1 心理资本的概念与内涵 | 第14-15页 |
2.1.2 影响心理资本的因素 | 第15-16页 |
2.1.3 心理资本对个体的影响 | 第16-17页 |
2.1.4 简评 | 第17页 |
2.2 关于员工忠诚度的研究 | 第17-20页 |
2.2.1 员工忠诚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2.2 员工忠诚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8-19页 |
2.2.3 员工忠诚度培育措施的研究 | 第19-20页 |
2.2.4 简评 | 第20页 |
2.3 关于工作自主性的研究 | 第20-23页 |
2.3.1 工作自主性的概念 | 第20-21页 |
2.3.2 工作自主性作为前因变量的研究 | 第21-22页 |
2.3.3 工作自主性作为调节变量的研究 | 第22-23页 |
2.3.4 简评 | 第23页 |
2.4 三个变量研究之向关系 | 第23-25页 |
3 研究假设、模型和研究工具设计 | 第25-29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25-27页 |
3.1.1 心理资本和员工忠诚度之间的关系 | 第25-26页 |
3.1.2 心理资本、员工忠诚度和工作自主性之间的关系 | 第26-27页 |
3.2 研究模型 | 第27页 |
3.3 研究工具 | 第27-29页 |
3.3.1 量表选择 | 第27-28页 |
3.3.2 量表预测试 | 第28-29页 |
4 数据分析 | 第29-48页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9-31页 |
4.1.1 样本分析 | 第29-30页 |
4.1.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0-31页 |
4.2 效度分析 | 第31-35页 |
4.2.1 心理资本量表的效度分析 | 第32-33页 |
4.2.2 员工忠诚度量表的效度分析 | 第33-34页 |
4.2.3 员工忠诚度量表的效度分析 | 第34-35页 |
4.3 信度分析 | 第35-38页 |
4.4 相关性分析 | 第38-40页 |
4.5 主效应回归分析 | 第40-42页 |
4.5.1 心理资本与员工忠诚度关系的回归分析 | 第40-41页 |
4.5.2 心理资本四个维度与员工忠诚度关系的回归分析 | 第41-42页 |
4.6 调节效应回归分析 | 第42-48页 |
4.6.1 工作自主性对心理资本与员工忠诚度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 | 第42-44页 |
4.6.2 工作自主性对自我效能感与员工忠诚度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 | 第44-45页 |
4.6.3 工作自主性对希望与员工忠诚度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 | 第45-46页 |
4.6.4 工作自主性对乐观、坚韧性与员工忠诚度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 | 第46-48页 |
5 研究结论及启示 | 第48-52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8-50页 |
5.1.1 员工心理资本、忠诚度和工作自主性的现状 | 第49页 |
5.1.2 研究结论分析 | 第49-50页 |
5.2 管理建议 | 第50-51页 |
5.2.1 筛选和培育员工较高的心理资本水平 | 第50-51页 |
5.2.2 扩大员工工作自主性 | 第51页 |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