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AT系统定位算法研究及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2页 |
1.4 本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多点定位算法 | 第14-26页 |
2.1 MLAT系统定位算法 | 第14-16页 |
2.2 Taylor算法和Chan算法 | 第16-19页 |
2.2.1 Taylor算法 | 第16-17页 |
2.2.2 Chan算法 | 第17-19页 |
2.3 算法仿真分析 | 第19-25页 |
2.3.1 算法评价指标 | 第19-20页 |
2.3.2 仿真环境设置 | 第20页 |
2.3.3 固定目标位置的算法性能分析 | 第20-23页 |
2.3.4 移动目标位置的算法性能分析 | 第23-25页 |
2.3.5 基站数量对定位性能的影响 | 第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脉冲到达时间戳检测技术 | 第26-43页 |
3.1 脉冲时间戳检测技术 | 第26-28页 |
3.1.1 应答信号模型 | 第26-27页 |
3.1.2 TOA测量原理 | 第27-28页 |
3.2 差分匹配滤波器法 | 第28-31页 |
3.2.1 差分匹配滤波器设计 | 第28-29页 |
3.2.2 差分匹配滤波器检测原理 | 第29-31页 |
3.2.3 差分匹配滤波器检测精确度 | 第31页 |
3.3 基于二次判决的差分匹配滤波器法 | 第31-35页 |
3.3.1 算法原理 | 第31-32页 |
3.3.2 仿真与分析 | 第32-35页 |
3.4 基于二次零点检测与判决的差分匹配滤波器法 | 第35-38页 |
3.4.1 算法原理 | 第35-37页 |
3.4.2 仿真与分析 | 第37-38页 |
3.5 改进算法性能分析 | 第38-40页 |
3.5.1 仿真与分析 | 第38-40页 |
3.5.2 TOA测量算法的对比分析 | 第40页 |
3.6 信号采样频率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第40-4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TOA测量精确度对定位性能的影响 | 第43-54页 |
4.1 MLAT系统工作原理 | 第43页 |
4.2 MLAT系统信号处理流程 | 第43-45页 |
4.3 TDOA汇算 | 第45-46页 |
4.4 仿真与分析 | 第46-53页 |
4.4.1 原始算法对定位性能的影响 | 第46-48页 |
4.4.2 二次判决算法对定位性能的影响 | 第48-50页 |
4.4.3 二次采样算法对定位性能的影响 | 第50-52页 |
4.4.4 综合仿真与分析 | 第52-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基于圆锥体构型的电磁波传输模型 | 第54-61页 |
5.1 圆锥体模型构建 | 第54-56页 |
5.1.1 圆锥体模型理论推导 | 第54-55页 |
5.1.2 飞机五边进近简介 | 第55-56页 |
5.2 仿真与分析 | 第56-60页 |
5.2.1 仿真环境设置 | 第56页 |
5.2.2 基于原始算法的系统模型分析 | 第56-58页 |
5.2.3 基于二次判决算法的系统模型分析 | 第58-6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61-62页 |
6.2 课题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