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别字现象的研究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引言 | 第9-20页 |
| 一、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 三、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四、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 五、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 第一章 别字概述 | 第20-26页 |
| 一、别字概念 | 第20-21页 |
| 二、别字类型 | 第21-26页 |
| 第二章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别字现状 | 第26-31页 |
| 一、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别字现象的数据统计 | 第26-28页 |
| 二、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别字现象的分析结果 | 第28-31页 |
| 第三章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别字现象的成因 | 第31-45页 |
| 一、汉字音形义的复杂性 | 第31-34页 |
| (一)同音字多,字音难辨读 | 第31-32页 |
| (二)形近字多,字形难辨认 | 第32-33页 |
| (三)字义复杂,辨别难度高 | 第33-34页 |
| 二、学生认知和学习能力的局限性 | 第34-38页 |
| (一)学生认知能力的局限性 | 第34-36页 |
| (二)学生学习能力的局限性 | 第36-38页 |
| 三、教师教学方式的单一性 | 第38-43页 |
| (一)未能合理运用各种识字教学的方法 | 第38-39页 |
| (二)识字与阅读教学两者关系处理不当 | 第39-40页 |
| (三)汉字的巩固与复习的方式简单机械 | 第40-43页 |
| 四、社会不规范用字的影响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优化小学中高年级识字教学的策略 | 第45-57页 |
| 一、探究汉字本身特点,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 第45-49页 |
| (一)字音教学 | 第45-46页 |
| (二)字形教学 | 第46-47页 |
| (三)字义教学 | 第47-49页 |
| 二、遵循学生认知特点,培养良好识字习惯 | 第49-52页 |
| (一)遵循学生识字规律,改善识字教学的质量 | 第49-50页 |
| (二)树立学生写字规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 第50-52页 |
| 三、提高学生识字兴趣,发展学生识字能力 | 第52-55页 |
| (一)采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改善识字教学质量 | 第52-53页 |
| (二)加强识字与阅读相结合,增加学生识字数量 | 第53-54页 |
| (三)设置多元化的巩固方式,强化学生识字效果 | 第54-55页 |
| 四、优化语言环境,减少负面影响 | 第55-57页 |
| (一)树立正确识字观念,抵制不良影响 | 第55-56页 |
| (二)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开创生活课堂 | 第56-57页 |
| 结语 | 第57-58页 |
| 注释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附录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别字现象的研究访谈提纲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