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2章 贫困的界定及中国农村扶贫历程的演化 | 第12-19页 |
2.1 贫困的含义 | 第12页 |
2.2 贫困研究的理论 | 第12-14页 |
2.2.1“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 | 第12-13页 |
2.2.2“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 第13页 |
2.2.3“临界最小努力”理论 | 第13-14页 |
2.2.4“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 | 第14页 |
2.3 中国贫困的概况 | 第14-15页 |
2.4 中国农村扶贫的历程 | 第15-19页 |
2.4.1 计划扶贫探索时期(1986--1993 年) | 第15页 |
2.4.2 扶贫攻坚时期(1994--2000 年) | 第15-16页 |
2.4.3 扶贫深化时期(2001--2007 年) | 第16页 |
2.4.4.两轮驱动推动扶贫阶段(2008-2010 年) | 第16-17页 |
2.4.5 扶贫开发新阶段(2011 年--) | 第17页 |
2.4.6 精准扶贫政策阶段(2013 年--) | 第17-19页 |
第3章 赣州市宁都县东山坝镇精准扶贫政策解读 | 第19-26页 |
3.1 精准扶贫的概念 | 第19页 |
3.2“输血式”与“造血式”精准扶贫的概念 | 第19-20页 |
3.3 调研地精准扶贫政策解读 | 第20-26页 |
3.3.1 易地搬迁扶贫政策 | 第20页 |
3.3.2 产业扶贫政策 | 第20-21页 |
3.3.3 兜底保障扶贫政策 | 第21页 |
3.3.4 就业扶贫政策 | 第21-22页 |
3.3.5 教育扶贫政策 | 第22-23页 |
3.3.6 光伏扶贫政策 | 第23页 |
3.3.7 危房改造政策 | 第23-24页 |
3.3.8 电商扶贫政策 | 第24-25页 |
3.3.9 雨露计划补助政策 | 第25-26页 |
第4章 宁都东山坝镇精准扶贫方式与评估效果 | 第26-37页 |
4.1 宁都县东山坝镇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状况 | 第26-29页 |
4.1.1 中国贫困县概况 | 第26页 |
4.1.2 宁都县与东山坝镇基本情况 | 第26-29页 |
4.2 东山坝镇“输血式”精准扶贫方式 | 第29-30页 |
4.3 东山坝镇“造血式”精准扶贫方式 | 第30-34页 |
4.3.1 产业扶贫 | 第30-33页 |
4.3.2“互联网+”电商精准扶贫模式 | 第33-34页 |
4.4 东山坝镇“输血式”与“造血式”精准扶贫方式成效比较 | 第34-35页 |
4.5 东山坝镇“输血式”与“造血式”精准扶贫方式成效的影响因素 | 第35-37页 |
第5章 江西农村如何推进两种方式结合的精准扶贫:以东山坝镇的做法为例 | 第37-40页 |
5.1 精确识别 | 第37页 |
5.2 精确帮扶 | 第37-38页 |
5.3 精确实行两种扶贫方式 | 第38-4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