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的信访与治理--以G镇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国内研究介绍 | 第9-11页 |
1.2.2 国外研究介绍 | 第11-13页 |
1.3 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1.3.1 信访 | 第13页 |
1.3.2 基层信访工作 | 第13-14页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基层信访的基本问题:以G镇为例 | 第16-28页 |
2.1 G镇信访工作基本情况 | 第16-23页 |
2.2 基层信访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23-28页 |
2.2.1 诉求内容“无所不包” | 第23-24页 |
2.2.2 过激行为时有发生 | 第24-25页 |
2.2.3 信访老户问题棘手 | 第25-26页 |
2.2.4 集体访、越级访现象严重 | 第26-28页 |
第3章 基层信访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5页 |
3.1 信访相关制度存不足 | 第28-29页 |
3.1.1 信访考核制度不合理 | 第28页 |
3.1.2 《信访条例》相关规定难落实 | 第28-29页 |
3.2 基层信访部门运行效率不高 | 第29-31页 |
3.2.1 基层信访部门责重权轻 | 第29页 |
3.2.2 基层干部素质参差不齐 | 第29-30页 |
3.2.3 政府信息公开不充分 | 第30页 |
3.2.4 群众诉求渠道不畅通 | 第30-31页 |
3.3 信访群众个人原因 | 第31-35页 |
3.3.1 法律意识淡薄 | 第31-32页 |
3.3.2 传统文化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3 心理原因 | 第33-35页 |
第4章 基层信访治理的对策建议 | 第35-45页 |
4.1 完善制度,规范信访工作秩序 | 第35-37页 |
4.1.1 完善信访考核制度 | 第35-36页 |
4.1.2 完善信访终结制度 | 第36页 |
4.1.3 完善非正常上访处理制度 | 第36-37页 |
4.2 预防为主,减少信访问题发生 | 第37-39页 |
4.2.1 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 第37-38页 |
4.2.2 拓宽和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 第38-39页 |
4.3 多措并举,促进信访问题解决 | 第39-42页 |
4.3.1 重视初信初访 | 第39页 |
4.3.2 着力化解信访积案 | 第39-41页 |
4.3.3 组织律师加入信访工作 | 第41页 |
4.3.4 将心理咨询引入信访工作 | 第41-42页 |
4.3.5 大力推行“阳光信访” | 第42页 |
4.4 加大投入,加强基层信访干部队伍建设 | 第42-43页 |
4.4.1 选聘信访专职人员 | 第42-43页 |
4.4.2 发挥村级干部作用 | 第43页 |
4.5 加大宣传,转变群众思想观念 | 第43-4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