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第2章 影响地震波衰减的因素 | 第13-19页 |
2.1 地震波衰减的物理机制 | 第13-14页 |
2.2 描述介质吸收的地震波衰减参数 | 第14-16页 |
2.2.1 非完全弹性介质的基本特性 | 第14页 |
2.2.2 表征地震波衰减的几个参数 | 第14-16页 |
2.3 非完全弹性介质中的速度频散 | 第16-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时频分析方法基本原理 | 第19-30页 |
3.1 短时傅立叶变换 | 第19-23页 |
3.2 小波变换 | 第23-25页 |
3.3 S变换以及广义S变换 | 第25-29页 |
3.3.1 S变换 | 第25-27页 |
3.3.2 广义S变换 | 第27-28页 |
3.3.3 测试数据时频分析 | 第28-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品质因子Q估计及补偿方法原理 | 第30-43页 |
4.1 常用的品质因子Q求取方法 | 第30-35页 |
4.1.1 质心频移法 | 第31-32页 |
4.1.2 峰值频率法 | 第32-33页 |
4.1.3 谱比法 | 第33-35页 |
4.2 一种改进的Q估计方法 | 第35-39页 |
4.3 基于改进的品质因子Q的吸收衰减补偿 | 第39-40页 |
4.4 合成记录测试与分析 | 第40-4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地震实际资料的应用 | 第43-51页 |
5.1 基于广义S变换的改进Q值估计反Q补偿地震资料处理 | 第43-50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