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成因及管理 | 第16-21页 |
2.1 房地产信贷风险及产生的原因 | 第16-18页 |
2.1.1 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 | 第16-17页 |
2.1.2 银行内部经营管理风险 | 第17页 |
2.1.3 房地产政策风险 | 第17-18页 |
2.2 商业银行的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 | 第18-21页 |
2.2.1 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与预防 | 第18页 |
2.2.2 银行内部的规范操作 | 第18-19页 |
2.2.3 金融创新风险规避措施 | 第19-21页 |
第3章 河北省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 第21-39页 |
3.1 河北省房地产市场发展及比较 | 第21-31页 |
3.1.1 河北省房地产市场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21-26页 |
3.1.2 河北省房地产市场与全国的比较 | 第26-29页 |
3.1.3 河北省房地产市场各区域发展不均衡 | 第29-31页 |
3.2 河北省房地产信贷风险现状 | 第31-36页 |
3.2.1 企业信用风险增加 | 第31-33页 |
3.2.2 个人住房贷款的违约风险加大 | 第33-35页 |
3.2.3 政府调控政策的不确定性 | 第35-36页 |
3.3 河北省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 第36-39页 |
3.3.1 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机制 | 第36页 |
3.3.2 银行内部全面风险管理 | 第36-37页 |
3.3.3 政策风险防范 | 第37-39页 |
第4章 河北省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9-43页 |
4.1 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机制尚不完善 | 第39-40页 |
4.1.1 缺乏房地产周期风险评价 | 第39页 |
4.1.2 缺乏完善的个人和企业信用体系 | 第39-40页 |
4.1.3 缺乏完善的法律环境 | 第40页 |
4.2 银行内部管理不到位 | 第40-41页 |
4.2.1 资金监管不到位 | 第40页 |
4.2.2 风险缓释措施不足 | 第40-41页 |
4.2.3 差别化管理力度不够 | 第41页 |
4.3 风险转移通道狭窄 | 第41-43页 |
第5章 河北省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的案例分析 | 第43-50页 |
5.1 企业信用风险的案例分析 | 第43-44页 |
5.1.1 基本情况介绍 | 第43页 |
5.1.2 风险成因分析 | 第43页 |
5.1.3 经验教训及应对管理措施 | 第43-44页 |
5.2 银行信用评价的案例分析 | 第44-47页 |
5.2.1 企业及项目基本情况 | 第44-45页 |
5.2.2 项目评估分析 | 第45-46页 |
5.2.3 主要风险评价 | 第46页 |
5.2.4 风险管理措施 | 第46-47页 |
5.3 银行操作风险的案例分析 | 第47-50页 |
5.3.1 基本情况介绍 | 第47-48页 |
5.3.2 风险成因分析 | 第48-49页 |
5.3.3 经验教训及应对措施分析 | 第49-50页 |
第6章 河北省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50-53页 |
6.1 完善信用风险评价机制 | 第50页 |
6.2 加强银行内部操作管理 | 第50-52页 |
6.2.1 加强资金封闭管理 | 第50-51页 |
6.2.2 加强抵押担保管理 | 第51页 |
6.2.3 差别化配置资源 | 第51-52页 |
6.3 积极推行金融创新产品转移信贷风险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