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应用于超宽带6-9GHz的射频前端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概论第7-11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第7-9页
    1.2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第9-10页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0-11页
2. 接收机系统第11-23页
    2.1 接收机分类第11-15页
    2.2 接收机参数分析第15-19页
    2.3 接收机链路预算及模块指标分配第19-23页
3. 低噪声放大器第23-52页
    3.1 传统窄带LNA和宽带LNA的设计第23-26页
    3.2 基于电阻负反馈结构的LNA分析与设计第26-38页
        3.2.1 基本理论分析第27-35页
        3.2.2 可变增益的实现第35-37页
        3.2.3 电路实现及后仿结果第37-38页
    3.3 单端输入差分输出LNA的分析与设计第38-52页
        3.3.1 传统的单转双LNA第38-40页
        3.3.2 改进的单转双LNA第40-51页
        3.3.3 电路实现及后仿结果第51-52页
4. 下变频混频器第52-66页
    4.1 混频器基本工作原理第52-53页
    4.2 常见的混频器结构第53-60页
        4.2.1 无源混频器第53-55页
        4.2.2 有源混频器第55-56页
        4.2.3 正交混频器第56-60页
    4.3 设计所采用的两种结构混频器第60-66页
        4.3.1 折叠式I/O正交合并的增益可变混频器第60-63页
        4.3.2 电流注入复用型I/Q正交合并的增益可变混频器第63-66页
5. 射频前端的实现和测试第66-82页
    5.1 低噪声放大器和下变频混频器的级联设计第66-71页
        5.1.1 版本一的级联设计第66-69页
        5.1.2 版本二的级联设计第69-71页
    5.2 前端模块的版图实现第71-73页
    5.3 前端模块的后仿真和测试结果第73-82页
        5.3.1 版本一的测试结果第74-79页
        5.3.2 版本二的后仿真结果第79-82页
6. 总结和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致谢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C重工公司的战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精益思维的仁宝集团昆山公司“单元细胞模组化生产”制造流程的导入、建构与绩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