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建筑设计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页 |
1.3 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ISO标准概述 | 第15-18页 |
2.1 ISO标准的发展概述 | 第15页 |
2.2 ISO族的构成 | 第15-16页 |
2.3 ISO标准管理原理和思想 | 第16页 |
2.3.1 ISO标准管理的原理 | 第16页 |
2.3.2 ISO标准管理的思想 | 第16页 |
2.4 ISO标准管理模式 | 第16-17页 |
2.4.1 基本过程模式 | 第16页 |
2.4.2 PDCA戴明环 | 第16-17页 |
2.4.3 “持续改进”(不断的)过程模式 | 第17页 |
2.4.4 “持续改进”(阶段性)过程模式 | 第17页 |
2.5 基于ISO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 | 第17-18页 |
3 S建筑设计院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 第18-24页 |
3.1 我国建筑设计院现状 | 第18-19页 |
3.2 我国建筑设计院质量管理现状 | 第19-21页 |
3.2.1 质量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 第20页 |
3.2.2 质量管理方式创新不足 | 第20-21页 |
3.2.3 质量管理参与度不足 | 第21页 |
3.3 S建筑设计院的背景介绍 | 第21-22页 |
3.4 S建筑设计院质量管理现状 | 第22-23页 |
3.4.1 业主需求了解不足 | 第22页 |
3.4.2 设计方案创新性不足 | 第22页 |
3.4.3 图纸内容表达不准确 | 第22页 |
3.4.4 及时性现场指导的欠缺 | 第22-23页 |
3.4.5 新技术应用较少 | 第23页 |
3.5 S建筑设计院需求新型质量管理体系 | 第23-24页 |
4 S建筑设计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内容 | 第24-33页 |
4.1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依据 | 第24-29页 |
4.1.1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方针 | 第24页 |
4.1.2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 | 第24-25页 |
4.1.3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原则 | 第25-28页 |
4.1.4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 | 第28-29页 |
4.1.5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 | 第29页 |
4.2 S建筑设计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机制 | 第29-30页 |
4.2.1 全方位监督机制 | 第29-30页 |
4.2.2 持续过程改进机制 | 第30页 |
4.2.3 全寿命管理机制 | 第30页 |
4.3 S建筑设计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 | 第30-33页 |
4.3.1 策划阶段 | 第31页 |
4.3.2 运行阶段 | 第31-32页 |
4.3.3 检查及持续改进阶段 | 第32-33页 |
5 S建筑设计院质量管理的保障措施 | 第33-37页 |
5.1 质量管理与技术创新 | 第33页 |
5.2 质量管理体系的本地化 | 第33-34页 |
5.3 质量管理体系的宏观和微观管理 | 第34-35页 |
5.4 项目经理制度质量管理 | 第35-37页 |
6 S建筑设计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成果 | 第37-39页 |
6.1 业主需求了解明确 | 第37页 |
6.2 设计方案新颖 | 第37页 |
6.3 图纸内容表达准确 | 第37页 |
6.4 现场服务及时 | 第37-38页 |
6.5 新技术应用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