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及路线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2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4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 第13-14页 |
1.4.1 研究创新点 | 第13页 |
1.4.2 研究难点 | 第13-14页 |
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14-27页 |
2.1 自我概念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2.1.1 自我概念内涵 | 第14-16页 |
2.1.2 自我概念的多角度研究 | 第16-17页 |
2.1.3 自我概念的测量 | 第17-19页 |
2.2 旅游动机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9-25页 |
2.2.1 旅游动机内涵 | 第19-20页 |
2.2.2 旅游动机理论 | 第20-21页 |
2.2.3 旅游动机的形成过程 | 第21-22页 |
2.2.4 旅游动机的分类研究 | 第22-24页 |
2.2.5 乡村旅游动机的测量 | 第24-25页 |
2.3 自我概念与旅游动机关系的研究述评 | 第25-27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7-34页 |
3.1 研究模型 | 第27-28页 |
3.1.1 自我概念与旅游动机研究模型的建立 | 第27-28页 |
3.1.2 模型变量的界定 | 第28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8-30页 |
3.3 问卷设计 | 第30-34页 |
3.3.1 问卷设计原则 | 第30页 |
3.3.2 访谈研究设计 | 第30-31页 |
3.3.3 题项产生的理论依据 | 第31页 |
3.3.4 问卷内容 | 第31页 |
3.3.5 问卷预调研 | 第31-34页 |
4. 游客自我概念与乡村旅游动机的实证分析 | 第34-55页 |
4.1 问卷发放及数据收集 | 第34页 |
4.2 数据分析 | 第34-54页 |
4.2.1 描述性统计量 | 第34-35页 |
4.2.2 信度、效度检验 | 第35-37页 |
4.2.3 因子分析 | 第37-41页 |
4.2.4 Pearson 相关性检验 | 第41-42页 |
4.2.5 回归分析 | 第42-45页 |
4.2.6 方差分析 | 第45-54页 |
4.3. 实证小结 | 第54-55页 |
5.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55-63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5-58页 |
5.1.1 自我概念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5.1.2 旅游动机研究结论 | 第56-57页 |
5.1.3 自我概念与旅游动机的关系 | 第57-58页 |
5.2 研究价值 | 第58-61页 |
5.2.1 学术价值 | 第58页 |
5.2.2 实践价值 | 第58-61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61-63页 |
5.3.1 研究局限 | 第61-62页 |
5.3.2 未来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 1:访谈提纲 | 第68-69页 |
附录 2:调查问卷 | 第69-72页 |
附录 3: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