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国内外对于科学方法的研究 | 第11页 |
1.2.2 国内对于实验习题的研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1.4.1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1.4.2 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5-18页 |
2.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5-16页 |
2.2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 第16-17页 |
2.3 终身教育理论 | 第17-18页 |
第3章 化学学科体现的科学方法 | 第18-25页 |
3.1 科学方法的发展与含义 | 第18-24页 |
3.2 科学方法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价值 | 第24-25页 |
第4章 高中化学实验习题的统计与分析 | 第25-41页 |
4.1 高中化学教材实验习题中科学方法的体现 | 第25-36页 |
4.1.1 教材中选择的具体实验习题 | 第25-33页 |
4.1.2 各种科学方法在实验习题中的体现 | 第33-36页 |
4.2 科学方法在实验习题中的特点 | 第36-38页 |
4.2.1 实验习题在科学方法方面体现的优点 | 第36-38页 |
4.2.2 实验习题在科学方法方面体现的不足 | 第38页 |
4.3 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在科学方法方面的体现 | 第38-41页 |
第5章 基于科学方法教育的高中化学实验习题的编制原则与教学策略 | 第41-47页 |
5.1 基于科学方法教育的高中化学实验习题的编制原则 | 第41-42页 |
5.1.1 实验习题中的科学方法应当符合综合性、顺序性和长期性的原则 | 第41页 |
5.1.2 实验习题中的科学方法应当有典型性、针对性 | 第41-42页 |
5.1.3 实验习题中科学方法的呈现应当显隐性结合,呈现形式丰富多样 | 第42页 |
5.1.4 实验习题中的科学方法应当注重内容与方法结合 | 第42页 |
5.2 基于科学方法教育的高中化学实验习题的教学策略 | 第42-43页 |
5.2.1 提高学生化学实验的兴趣,积累实验习题的知识经验 | 第42-43页 |
5.2.2 平衡实验物质性目标与功能性目标,侧重实验功能性目标的实现 | 第43页 |
5.2.3 重视实验探究教学,注重科学思维培养 | 第43页 |
5.2.4 实验习题课堂精讲巧练与课后习题补充反馈相结合 | 第43页 |
5.3 基于科学方法教育的实验习题改编示例与教学过程 | 第43-4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