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数学论文--古典数学论文

律以数成—朱载堉与Stevin等程律创立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引言第10-25页
    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16页
    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第16-21页
    3. 本文研究的预期目标第21-23页
    4. 论文结构第23-25页
第一章 中西等程律研究之备略第25-48页
    1.1 律学起源与发展第25-32页
    1.2 律学物理意义与乐理基础第32-40页
    1.3 音感知定量化过程第40-47页
    1.4 小结第47-48页
第二章 三分损益律的起源与发展第48-67页
    2.1 中国古代礼乐关系与律历同书传统第49-55页
        2.1.1 礼乐关系渊源第49-54页
        2.1.2 律历同书的传统第54-55页
    2.2 同律度量衡—律学计算的起点问题第55-58页
    2.3 三分损益律的起源与发展第58-65页
        2.3.1 五声音阶的推算第59-61页
        2.3.2 半音音阶的推算第61-64页
        2.3.3 淮南子“仲吕极不生”第64-65页
    2.4 小结第65-67页
第三章 探求新律与朱载堉新法密率的创立第67-96页
    3.1 朱载土堉创立等程律的历史文化背景第67-75页
        3.1.1 朱载堉生平与著作第67-73页
        3.1.2 理学文化背景与律历融通的思想之影响第73-75页
    3.2 探求新律的两个实例—京房六十律与何承天新律第75-78页
    3.3 朱载堉新法密率的创立流程第78-94页
        3.3.1 律学上的难题——实际问题的提出第78-79页
        3.3.2 律与度量衡——创立数学模型第79-82页
        3.3.3 朱载堉新法密率之计算程序第82-87页
        3.3.4 朱载堉新法密率之计算方法第87-90页
        3.3.5 朱载堉新法密率之全面推广第90-94页
    3.4 小结第94-96页
第四章 从五度相生到八度分割第96-108页
    4.1 古希腊音乐学科的发展及影响第96-98页
    4.2 毕达哥拉斯五度相生律创立过程第98-102页
    4.3 数学方法探索律学问题与宇宙和声的影响第102-107页
    4.4 小结第107-108页
第五章 Stevin等程律创立过程第108-134页
    5.1 Stevin生平与创立等程律的背景介绍第109-113页
        5.1.1 Stevin生平与著作第109-111页
        5.1.2 文艺复兴的影响第111-113页
    5.2 西方等程律的发展过程第113-118页
    5.3 Stevin公理化方法与等程律数理计算解析第118-132页
        5.3.1 Stevin创立等程律的数学基础第118-121页
        5.3.2 Stevin公理化方法提出的等比量音程假设第121-123页
        5.3.3 Stevin的等比量音程理论的展开第123-132页
    5.4 小结第132-134页
第六章 朱载堉与Stevin等程律之比较第134-182页
    6.1 朱载堉与Stevin创立等程律的背景动机分析第134-142页
        6.1.1 历史文化背景第134-138页
        6.1.2 朱载堉与Stevin创立等程律的直接动机第138-141页
        6.1.3 小结第141-142页
    6.2 朱载堉与Stevin等程律路径比较第142-145页
        6.2.1 朱载堉数值分析思维第142-143页
        6.2.2 Stevin公理化方法第143-145页
        6.2.3 小结第145页
    6.3 数学方法解决律学问题的传统——数学基础与算法第145-161页
        6.3.1 朱载堉与Stevin等程律学术基础的比较第146-148页
        6.3.2 朱载堉与Stevin等程律计算程序问题第148-153页
        6.3.3 朱载堉与Stevin等程律计算全面推广第153-157页
        6.3.4 朱载堉与Stevin等程律计算精度辨析第157-160页
        6.3.5 小结第160-161页
    6.4 朱载堉与Stevin等程律的研究与评价第161-180页
        6.4.1 朱载堉“新法密率”的批评者与研究者第163-178页
        6.4.2 Stevin等程律理论评价与研究第178-180页
    6.5 小结第180-182页
结语第182-185页
参考文献第185-198页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98-199页
致谢第199-201页
作者简介第201页

论文共2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下一篇:中药中生物胺类成分及氨基酸的衍生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