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6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2.1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3.2 框架结构 | 第18-19页 |
1.4 能的创新之处 | 第19-23页 |
第二章 相关文献述评 | 第23-31页 |
2.1 城镇化转型及其支持体系的研究述评 | 第23-27页 |
2.1.1 对城镇化进程的整体研究 | 第23-24页 |
2.1.2 对城镇化转型的研究 | 第24-25页 |
2.1.3 对城镇化转型支持体系的研究 | 第25-27页 |
2.2 现代金融与城乡发展关系的研究述评 | 第27-29页 |
2.2.1 对现代金融发展的研究 | 第27-28页 |
2.2.2 对现代金融与城乡发展关系的研究 | 第28-29页 |
2.3 总体评价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理论框架以及历史与现状分析 | 第31-43页 |
3.1 相关理论概念及其关系 | 第31-37页 |
3.1.1 城镇化转型与新型城镇化 | 第31-33页 |
3.1.2 现代金融发展 | 第33-35页 |
3.1.3 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 | 第35-37页 |
3.2 城镇化金融支持体系的历史经验 | 第37-41页 |
3.2.1 中国的历史经验 | 第37-39页 |
3.2.2 其他国家的历史经验 | 第39-41页 |
3.3 城镇化金融支持体系的现有矛盾 | 第41-43页 |
第四章 金融规模与城镇就业容量的关系 | 第43-53页 |
4.1 问题提出与假说 | 第43-44页 |
4.2 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处理 | 第44-46页 |
4.2.1 实证模型与方法 | 第44-45页 |
4.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5-46页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6-50页 |
4.3.1 初步经验观察 | 第46-48页 |
4.3.2 面板数据平稳性检验 | 第48-49页 |
4.3.3 系统GMM估计结果 | 第49-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3页 |
第五章 金融结构与城镇产业结构的关系 | 第53-65页 |
5.1 问题提出与假说 | 第53-55页 |
5.2 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处理 | 第55-57页 |
5.2.1 实证模型与方法 | 第55页 |
5.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55-57页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57-62页 |
5.3.1 初步经验观察 | 第57-58页 |
5.3.2 面板数据平稳性检验 | 第58-59页 |
5.3.3 实证结果 | 第59-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5页 |
第六章 金融创新与城乡居民创业的关系 | 第65-77页 |
6.1 问题提出与假说 | 第65-66页 |
6.2 调研说明与模型设定 | 第66-70页 |
6.2.1 调研数据说明 | 第66-68页 |
6.2.2 实证模型与方法 | 第68页 |
6.2.3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第68-70页 |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70-73页 |
6.3.1 初步经验观察 | 第70页 |
6.3.2 实证结果 | 第70-7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3-77页 |
第七章 金融多元化与城镇化整体质量的关系 | 第77-89页 |
7.1 问题提出与假说 | 第77页 |
7.2 城镇化整体质量的测度与比较 | 第77-81页 |
7.2.1 测量方法与数据 | 第77-79页 |
7.2.2 测量结果与比较 | 第79-81页 |
7.3 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处理 | 第81-83页 |
7.3.1 实证模型与方法 | 第81页 |
7.3.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81-83页 |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83-87页 |
7.4.1 初步经验观察 | 第83-84页 |
7.4.2 面板数据平稳性检验 | 第84-85页 |
7.4.3 实证结果 | 第85-86页 |
7.4.4 稳健性检验 | 第86-87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八章 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体系的优化路径 | 第89-99页 |
8.1 总体目标 | 第89-91页 |
8.2 政府行为的优化方案 | 第91-93页 |
8.3 商业金融机构行为的优化方案 | 第93-94页 |
8.4 开发性金融机构行为的优化方案——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 | 第94-9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3页 |
全文结论 | 第99-102页 |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1页 |
附录 | 第111-11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