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区一种特殊滑坡的稳定性评价及灾害风险分析--以华亭县电厂北山滑坡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黄土滑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滑坡风险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区域环境地质条件 | 第16-28页 |
2.1 地理位置及交通 | 第16-17页 |
2.2 气象水文 | 第17-19页 |
2.2.1 气象 | 第17-18页 |
2.2.2 水文 | 第18-19页 |
2.3 社会经济 | 第19页 |
2.4 地形地貌 | 第19-21页 |
2.5 地层岩性 | 第21-22页 |
2.6 地质构造 | 第22-25页 |
2.6.1 褶皱构造 | 第23-24页 |
2.6.2 断裂构造 | 第24-25页 |
2.7 新构造与地震 | 第25页 |
2.7.1 新构造运动 | 第25页 |
2.7.2 地震 | 第25页 |
2.8 地下水 | 第25-26页 |
2.9 人类工程活动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滑坡工程地质条件 | 第28-43页 |
3.1 地貌形态 | 第28-29页 |
3.2 地质构造 | 第29页 |
3.3 地层岩性 | 第29-30页 |
3.4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第30-31页 |
3.5 地下水 | 第31页 |
3.6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第31页 |
3.7 人类活动 | 第31-33页 |
3.8 滑坡基本特征 | 第33-41页 |
3.8.1 概述 | 第33页 |
3.8.2 变形特征 | 第33-41页 |
3.9 岩土特征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滑坡稳定性分析 | 第43-78页 |
4.1 概述 | 第43页 |
4.2 工程地质综合分析 | 第43-45页 |
4.3 极限平衡法计算分析 | 第45-53页 |
4.3.1 计算参数选取 | 第45-46页 |
4.3.2 剖面选取 | 第46页 |
4.3.3 老滑坡体稳定性 | 第46页 |
4.3.4 滑坡后壁斜坡稳定性 | 第46-47页 |
4.3.5 小结 | 第47-53页 |
4.4 离散元模拟 | 第53-75页 |
4.4.1 概述 | 第53-55页 |
4.4.2 模拟与分析 | 第55-75页 |
4.5 有限元模拟 | 第75-78页 |
第五章 滑坡灾害风险分析 | 第78-91页 |
5.1 概述 | 第78页 |
5.2 风险分析 | 第78-91页 |
5.2.1 滑坡类型 | 第78-80页 |
5.2.2 形态特征与规模 | 第80-81页 |
5.2.3 当前稳定性 | 第81页 |
5.2.4 滑距预测 | 第81-86页 |
5.2.5 形成原因 | 第86-89页 |
5.2.6 风险分析小结 | 第89-9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1-94页 |
1)结论 | 第91-93页 |
2)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