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一) 案例分析法 | 第11页 |
(二) 文献研究法 | 第11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问题分析 | 第12-13页 |
(二) 朗读教学的意义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概述 | 第14-19页 |
一、朗读概述 | 第14-16页 |
(一) 朗读的界定 | 第14-15页 |
(二) 朗读与朗诵的异同 | 第15页 |
(三) 朗读的本质——对话与想象 | 第15-16页 |
二、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 第16-18页 |
(一) 培养语感,提高初中生的文学素养 | 第16-17页 |
(二) 熟能生巧,提高初中生的语文基本能力 | 第17页 |
(三) 增强自信,提高初中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 第17-18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常见问题分析 | 第19-23页 |
一、初中生在朗读中的问题分析 | 第19-20页 |
(一) 只会“读”,不会“朗读” | 第19页 |
(二) 过分朗读,把朗读当成表演 | 第19-20页 |
(三) 缺乏朗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 第20页 |
二、语文教师在朗读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 第20-22页 |
(一) 重讲轻读,不够重视 | 第20-21页 |
(二) 朗读教学指导的盲目性 | 第21-22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不同文体的朗读教学研究 | 第23-39页 |
一、诗歌的艺术性朗读 | 第23-30页 |
(一) 初中语文中的诗歌 | 第23-24页 |
(二) 初中语文古诗词的艺术性朗读 | 第24-26页 |
(三)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的艺术性朗读 | 第26-29页 |
(四) 初中语文外国诗歌的艺术性朗读 | 第29-30页 |
二、散文的情境性朗读 | 第30-32页 |
(一) 初中语文中的散文 | 第31页 |
(二) 以典型事物为线索进入散文情境朗读 | 第31-32页 |
(三) 以充沛的感情为依托连缀散文情境朗读 | 第32页 |
三、小说的立体性朗读 | 第32-36页 |
(一) 初中语文中的小说 | 第33页 |
(二) 人物描写的立体性朗读 | 第33-34页 |
(三) 情节描写的立体性朗读 | 第34-35页 |
(四) 环境描写的立体性朗读 | 第35-36页 |
四、戏剧的角色性朗读 | 第36-38页 |
(一) 初中语文中的戏剧 | 第36-37页 |
(二) 自读戏剧时的角色性朗读指导 | 第37页 |
(三) 合读戏剧时的角色性朗读指导 | 第37-38页 |
五、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