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章 七年级快乐作文教学相关内容概说 | 第13-17页 |
1.1 七年级快乐作文教学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1.1.1 快乐 | 第13页 |
1.1.2 快乐教育 | 第13-14页 |
1.1.3 快乐作文教学 | 第14-15页 |
1.2 七年级快乐作文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1.2.1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第15页 |
1.2.2 成就动机理论 | 第15-16页 |
1.2.3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论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当前七年级作文教学的现状调查和归因分析 | 第17-25页 |
2.1 当前七年级作文教学的调查概况 | 第17-18页 |
2.1.1 调查对象的分析 | 第17页 |
2.1.2 调查问卷的发放 | 第17-18页 |
2.2 当前七年级作文教学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18-21页 |
2.2.1 对学生写作情况的分析 | 第18-20页 |
2.2.2 对教师教学情况的分析 | 第20-21页 |
2.3 学生写作文“不快乐”的原因分析 | 第21-25页 |
2.3.1 学生方面的原因分析 | 第21-23页 |
2.3.2 教师方面的原因分析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快乐作文教学成功案例的探析 | 第25-35页 |
3.1 方利民的快乐作文教学探析 | 第25-28页 |
3.1.1 方利民的快乐作文教学概说 | 第25页 |
3.1.2 方利民快乐作文教学案例评析——《作画想象》 | 第25-28页 |
3.2 李白坚的快乐作文教学探析 | 第28-31页 |
3.2.1 李白坚的快乐作文教学概说 | 第28页 |
3.2.2 李白坚的快乐作文教学案例评析——《“裁衣服”的启示》 | 第28-31页 |
3.3 快乐作文教学成功案例的“快乐性”评述 | 第31-35页 |
3.3.1 教学中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 第32页 |
3.3.2 重视“前写作”阶段 | 第32-33页 |
3.3.3 寓教于乐的写作教学形式 | 第33页 |
3.3.4 开放性的写作教学过程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构建七年级快乐作文的教学策略 | 第35-47页 |
4.1 构建快乐作文的教学基础 | 第35-39页 |
4.1.1 树立快乐作文的教学观念 | 第35-36页 |
4.1.2 引导学生加强写作积累 | 第36-37页 |
4.1.3 培养学生写作时的积极情感 | 第37-39页 |
4.2 构建快乐作文的教学课堂 | 第39-42页 |
4.2.1 营造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 | 第39-40页 |
4.2.2 运用“活动”式的作文课堂教学形式 | 第40-41页 |
4.2.3 进行“诱导”式的作文指导教学 | 第41-42页 |
4.3 构建快乐作文的反馈系统 | 第42-47页 |
4.3.1 运用积极有效的作文评价方式 | 第43-44页 |
4.3.2 搭建不同的作文发表平台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