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影响了中国工业行业生产率差异度的变化?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20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8-18页 |
一、生产率及其估算 | 第8-11页 |
二、生产率变化的原因研究 | 第11-12页 |
三、生产率差异的提出 | 第12-13页 |
四、生产率差异度的影响因素 | 第13-18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意义 | 第18-19页 |
第四节 文章的边际贡献和主要结论 | 第19-20页 |
第五节 文章结构 | 第20页 |
第二章 理论框架 | 第20-21页 |
第一节 企业异质性理论的提出 | 第20页 |
第二节 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生产率和生产率差异度估算 | 第21-34页 |
第一节 数据简介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数据处理 | 第22-24页 |
一、企业的产出 | 第23页 |
二、企业的劳动投入与中间品投入 | 第23页 |
三、企业的资本投入 | 第23-24页 |
第三节 生产率的估算 | 第24-28页 |
一、劳动生产率 | 第24-25页 |
二、LP方法 | 第25-27页 |
三、OP方法 | 第27页 |
四、SFA方法 | 第27-28页 |
第四节 生产率差异度的估算 | 第28-32页 |
第五节 生产率差异度的影响因素 | 第32-34页 |
一、技术研发活动 | 第32页 |
二、行业竞争度 | 第32-33页 |
三、对外开放度 | 第33页 |
四、企业类型 | 第33-34页 |
第四章 计量模型与实证检验 | 第34-39页 |
第一节 计量模型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实证结果和分析 | 第35-38页 |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 第38-3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改进空间 | 第39-41页 |
第一节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改进空间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注释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