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慑有效性研究:不同类型比较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导论 | 第9-42页 |
第一节 本文主旨与路径探讨 | 第9-33页 |
(一) 问题的提出与逻辑分析 | 第9-12页 |
(二) 既有的威慑理论研究 | 第12-16页 |
(三) 威慑有效性研究路径分析 | 第16-23页 |
(四) 威慑有效性研究的层次 | 第23-33页 |
第二节 本文的创新和研究方法 | 第33-38页 |
(一) 本文的创新和研究思路 | 第33-3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36-38页 |
注释 | 第38-42页 |
第一章 威慑概论 | 第42-56页 |
第一节 威慑的定义与理论渊源 | 第42页 |
(一) 威慑的定义与分析 | 第42-43页 |
(二) 威慑的理论与思想渊源 | 第43-47页 |
第二节 威慑的分类与过程 | 第47-54页 |
(一) 威慑的分类 | 第47-53页 |
(二) 威慑的具体过程 | 第53-54页 |
注释 | 第54-56页 |
第二章 威慑的有效性 | 第56-99页 |
第一节 认知-理性威慑的内在逻辑 | 第56-60页 |
第二节 威慑方对威慑有效性的追求 | 第60-93页 |
(一) 威慑实力与威慑有效性 | 第60-79页 |
(二) 威慑意志与威慑有效性 | 第79-90页 |
(三) 威慑的传达与威慑有效性 | 第90-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注释 | 第95-99页 |
第三章 威慑案例与验证 | 第99-176页 |
第一节 案例选择与验证方法 | 第99-118页 |
(一) 案例与验证 | 第99-101页 |
(二) 案例选择标准 | 第101-102页 |
(三) 案例列表与分析 | 第102-118页 |
第二节 核威慑案例比较研究 | 第118-124页 |
(一) 第一次柏林危机中的核威慑 | 第118-122页 |
(二) 英阿马岛之战前的威慑 | 第122-124页 |
第三节 常规威慑案例比较研究 | 第124-168页 |
(一) 威慑案例:实力与有效性 | 第124-156页 |
(二) 威慑案例:意志与有效性 | 第156-164页 |
(三) 威慑案例:传达与有效性 | 第164-168页 |
本章小结 | 第168-172页 |
注释 | 第172-176页 |
第四章 反生化威慑与反扩散威慑 | 第176-195页 |
第一节 生化武器与战争 | 第176-179页 |
第二节 叙利亚政权与化武危机 | 第179-183页 |
第三节 反生化威慑与反扩散威慑 | 第183-192页 |
(一) 冷战后美国从防扩散到反扩散的转变 | 第183-186页 |
(二) 反扩散威慑的定义与分析 | 第186-188页 |
(三) 反扩散威慑的有效性 | 第188-192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193页 |
注释 | 第193-195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95-204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195-202页 |
(一) 影响威慑有效性的实力因素 | 第197-199页 |
(二) 影响威慑有效性的意志因素 | 第199-200页 |
(三) 影响威慑有效性的信息传递因素 | 第200-202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202-203页 |
注释 | 第203-20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204-216页 |
附录:威慑案例库 | 第216-269页 |
后记 | 第269-2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