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国内外医学超声成像系统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医学超声成像的研究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0页 |
1.3 超声系统评估指标 | 第10页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医学超声成像的声学基础 | 第12-20页 |
2.1 超声的物理属性 | 第12-13页 |
2.1.1 超声波的特点 | 第12页 |
2.1.2 超声波参数 | 第12页 |
2.1.3 超声波的传播特性 | 第12-13页 |
2.2 生物组织的超声特性 | 第13页 |
2.3 声场 | 第13-15页 |
2.4 超声信号分析 | 第15-16页 |
2.5 空间分辨力和对比分辨力 | 第16-17页 |
2.6 与物理媒介的相互作用 | 第17-20页 |
第三章 医学超声成像系统 | 第20-40页 |
3.1 超声成像系统 | 第20-21页 |
3.2 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 | 第21-22页 |
3.3 成像模式 | 第22页 |
3.4 接收通道 | 第22-23页 |
3.5 换能器的阵列特性 | 第23-24页 |
3.6 波束控制 | 第24-32页 |
3.6.1 聚焦与偏转 | 第25-27页 |
3.6.2 幅度变迹 | 第27-30页 |
3.6.3 成像仿真 | 第30-32页 |
3.7 数字波束形成器 | 第32-37页 |
3.7.1 直接延时相加波束形成 | 第33-34页 |
3.7.2 插值波束形成 | 第34-35页 |
3.7.3 带通时域波束形成 | 第35页 |
3.7.4 频域波束形成 | 第35-36页 |
3.7.5 基于分数延时(FD)的插值波束形成 | 第36-37页 |
3.8 小结 | 第37-40页 |
第四章 合成孔径超声波束形成设计 | 第40-48页 |
4.1 合成孔径系统简介 | 第40页 |
4.2 合成孔径聚焦(SAF) | 第40-42页 |
4.3 多阵元合成孔径聚焦(MSAF) | 第42-43页 |
4.4 合成接收孔径(SRA) | 第43-44页 |
4.5 合成发射孔径(STA) | 第44-46页 |
4.6 仿真与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最小方差波束形成 | 第48-60页 |
5.1 最小方差(MV)波束形成法简介 | 第48-49页 |
5.2 最小方差(MV)波束形成算法 | 第49-52页 |
5.3 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的仿真与比较分析 | 第52-59页 |
5.3.1 仿真与比较 | 第53-57页 |
5.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5.4 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