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X”词汇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32页 |
1.1 主要研究内容和语料来源 | 第10-11页 |
1.1.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1.2 语料来源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 第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32页 |
1.3.1 词汇化研究 | 第11-22页 |
1.3.2 “也”及 “也+X”研究 | 第22-32页 |
2 “也”与动词组成的跨层结构的词汇化 | 第32-55页 |
2.1 “也罢”的词汇化 | 第32-42页 |
2.1.1 现代汉语里 “也罢”的功能 | 第32-33页 |
2.1.2 “也罢”词汇化 | 第33-39页 |
2.1.3 现代汉语里 “也罢”的功能来源 | 第39-42页 |
2.1.4 小结 | 第42页 |
2.2 “也得”的词汇化 | 第42-55页 |
2.2.1 现代汉语里 “得”的用法简述 | 第42-43页 |
2.2.2 能性补语 “得”的形成 | 第43-46页 |
2.2.3 “也得1”简述 | 第46-47页 |
2.2.4 “也得2”的词汇化 | 第47-52页 |
2.2.5 “也得3”简述 | 第52-53页 |
2.2.6 小结 | 第53-55页 |
3 “也”与副词组成的跨层结构的词汇化 | 第55-71页 |
3.1 “也许”的词汇化 | 第55-61页 |
3.1.1 “也许”的词汇化 | 第55-59页 |
3.1.2 “也许”词汇化的动因机制 | 第59-61页 |
3.1.3 小结 | 第61页 |
3.2 “也曾”的词汇化 | 第61-71页 |
3.2.1 “也曾”的语义和功能 | 第62-64页 |
3.2.2 “也曾”词汇化 | 第64-70页 |
3.2.3 小结 | 第70-71页 |
4 “也”与其他成分组成的跨层结构的词汇化 | 第71-83页 |
4.1 “也已”的词汇化 | 第71-78页 |
4.1.1 句末语气词 “已”的相关功能简述 | 第71-72页 |
4.1.2 句末语气词 “已”的语法化 | 第72-74页 |
4.1.3 “也已”的词汇化 | 第74-78页 |
4.1.4 小结 | 第78页 |
4.2 “也么”的词汇化 | 第78-83页 |
4.2.1 释 “也么” | 第78-81页 |
4.2.2 衬词 “也么” | 第81-82页 |
4.2.3 小结 | 第82-83页 |
5 “也+X”词汇化的动因机制和整体特征 | 第83-96页 |
5.1 “也+X”词汇化的动因机制 | 第83-91页 |
5.1.1 位置因素 | 第83-84页 |
5.1.2 韵律因素 | 第84-85页 |
5.1.3 心理认知因素 | 第85-87页 |
5.1.4 语义因素 | 第87-89页 |
5.1.5 频率因素 | 第89-90页 |
5.1.6 社会因素 | 第90-91页 |
5.2 “也+X”词汇化的整体特征 | 第91-96页 |
5.2.1 渐变性 | 第91-93页 |
5.2.2 共存性 | 第93页 |
5.2.3 不平衡性 | 第93-94页 |
5.2.4 单向性 | 第94-96页 |
结语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4页 |
后记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