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8页 |
第一节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应用 | 第10-18页 |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11-15页 |
·遗传连锁图谱的应用 | 第15-18页 |
第二节 微卫星标记的筛选方法进展 | 第18-23页 |
·微卫星DNA 概述 | 第18页 |
·微卫星标记的优点与不足 | 第18-19页 |
·微卫星标记的筛选方法 | 第19-23页 |
第三节 SNP 标记的筛选方法进展 | 第23-27页 |
·SNP 标记概述 | 第23页 |
·SNP 标记的优点与不足 | 第23-24页 |
·SNP 标记的筛选方法 | 第24-27页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皱纹盘鲍微卫星和SNP 标记的筛选与评价 | 第28-85页 |
前言 | 第28-29页 |
第一节 尼龙膜富集-菌落原位杂交法筛选皱纹盘鲍二碱基微卫星 | 第29-56页 |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40页 |
·实验结果 | 第40-56页 |
第二节 磁珠富集-放射性同位素杂交法筛选皱纹盘鲍三碱基微卫星 | 第56-71页 |
·实验材料 | 第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6-58页 |
·实验结果 | 第58-71页 |
第三节 从EST 文库中筛选皱纹盘鲍的微卫星标记 | 第71-73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71页 |
·实验结果 | 第71-73页 |
第四节 从EST 文库中筛选皱纹盘鲍的SNP 标记 | 第73-78页 |
·实验材料 | 第73页 |
·实验方法 | 第73-75页 |
·实验结果 | 第75-78页 |
第五节 PCR 直接测序筛选皱纹盘鲍功能相关SNP 标记 | 第78-82页 |
·实验材料 | 第78页 |
·实验方法 | 第78页 |
·实验结果 | 第78-82页 |
第六节 讨论与分析 | 第82-85页 |
·微卫星筛选方法的比较 | 第82页 |
·尼龙膜富集微卫星文库的质量控制 | 第82-83页 |
·SNP 标记开发方法的比较 | 第83-84页 |
·PMASA 在SNP 标记分型中的应用 | 第84-85页 |
第三章 皱纹盘鲍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85-118页 |
前言 | 第85-86页 |
第一节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86-100页 |
·作图群体 | 第86页 |
·作图群体的检测 | 第86-87页 |
·微卫星、SNP 标记的筛选和分离数据的收集 | 第87页 |
·作图家系壳色的分离 | 第87-88页 |
·构建连锁连锁图谱 | 第88-89页 |
·整合图谱的构建 | 第89页 |
·遗传连锁图谱相关参数的计算 | 第89-100页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第100-113页 |
·作图家系的检测 | 第100页 |
·分子标记的分离方式 | 第100-102页 |
·分子标记在作图家系子代中的偏分离 | 第102-103页 |
·遗传连锁图谱概况 | 第103-110页 |
·贝壳颜色标记 | 第110-112页 |
·图谱的覆盖率 | 第112-113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113-118页 |
·作图亲本的选择 | 第113页 |
·拟测交作图策略 | 第113-114页 |
·作图标记的选择 | 第114-115页 |
·遗传连锁图谱 | 第115页 |
·贝壳颜色标记 | 第115-116页 |
·偏分离标记 | 第116-118页 |
第四章 皱纹盘鲍生长性状QTL 及功能基因定位 | 第118-128页 |
前言 | 第118-119页 |
第一节 皱纹盘鲍生长相关性状QTL 定位 | 第119-12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19页 |
·实验结果 | 第119-124页 |
·讨论 | 第124-125页 |
第二节 皱纹盘鲍功能基因定位 | 第125-1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25页 |
·实验结果 | 第125页 |
·讨论 | 第125-128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9页 |
已完成论文和发表文章 | 第139-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