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权益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绪论 | 第8-14页 |
| (一)选题背景 | 第8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8页 |
| (三)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13页 |
| (五)创新及不足 | 第13-14页 |
| 一、胎儿侵权损害赔偿的理论解析 | 第14-20页 |
| (一)胎儿侵权损害赔偿的界定 | 第14-15页 |
| (二)胎儿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15-18页 |
| (三)胎儿侵权损害赔偿的功能 | 第18-20页 |
| 二、胎儿侵权损害赔偿的主要争议 | 第20-28页 |
| (一)胎儿主体地位的争议 | 第20-24页 |
| (二)胎儿权益范围的争议 | 第24-25页 |
| (三)胎儿精神损害赔偿的争议 | 第25-28页 |
| 三、域外胎儿侵权损害赔偿经验借鉴 | 第28-36页 |
| (一)德国胎儿侵权损害赔偿案例考察 | 第28-30页 |
| (二)日本胎儿侵权损害赔偿案例考察 | 第30-32页 |
| (三)美国胎儿侵权损害赔偿案例考察 | 第32-36页 |
| 四、我国胎儿侵权损害赔偿的法律对策 | 第36-42页 |
| (一)在《侵权责任法》中赋予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36-38页 |
| (二)采用列举式明确胎儿的权益范围 | 第38-40页 |
| (三)在司法实践中支持胎儿的精神损害赔偿 | 第40-42页 |
| 结语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 致谢 | 第48-50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