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中国工艺美术论文--工商工艺美术论文

对中国书籍设计形态美的探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绪论第13-17页
 一、 论文选题背景第13页
 二、 论文选题意义第13-14页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4-16页
 四、 论文研究现状第16-17页
第一章 我国书籍形态的发展与演变第17-25页
 第一节 书籍设计与书籍形态综述第17-18页
  一、 由书籍装帧到书籍设计的转变第17-18页
  二、 何谓书籍的形态第18页
 第二节 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及艺术特色第18-23页
  一、 中国最早的书籍形态——简牍第19-20页
  二、 历史上使用最悠久的书籍形态——卷轴装第20页
  三、 卷轴装向册页装过渡的书籍形态第20-22页
  四、 册页式的书籍形态第22-23页
 第三节 中国现代书籍设计形态第23-24页
  一、 平装书第23-24页
  二、 精装书第24页
 注释第24-25页
第二章 书籍设计形态视觉要素第25-37页
 第一节 书籍形态的视觉构成元素第25-33页
  一、 文字、图像、色彩第25-30页
  二、 材料和工艺第30-33页
 第二节 书籍形态的视觉审美要素第33-36页
  一、 造型——书籍的“外形美”第33-34页
  二、 意蕴——书籍的“内在美”第34-36页
 注释第36-37页
第三章 分析现代书籍形态中视觉要素的创新第37-52页
 第一节 书籍形态外形设计新变化第37-41页
  一、 “六面体”书籍外形变为不规则的异形第37页
  二、 封面的功能由“保护书籍”发展成为“塑造书籍形象”第37-39页
  三、 书口——由被审美忽视之地变为审美新域第39-40页
  四、 书脊的变化——由纯实用的非美之地变为美的新阵地第40-41页
 第二节 书籍形态版式设计的新变化第41-45页
  一、 文字设计的“陌生化”和“图形化”处理第41-42页
  二、 留白第42-44页
  三、 版式设计由单层平面设计向双层甚至是多层转变第44-45页
 第三节 书籍形态中内在“神态”的变化第45-51页
  一、 书籍形态设计“整体设计观”的树立第45-47页
  二、 书籍形态设计注重民族精神与时代气象和谐统一第47-49页
  三、 书籍形态设计中“互动性”的体现第49-51页
 注释第51-52页
第四章 书籍形态设计发展趋势第52-58页
 第一节 新媒介的影响第52-53页
 第二节 书籍形态设计的人性化关怀趋势第53-55页
 第三节 “概念书”对未来书籍形态的影响第55-57页
 注释第57-58页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动性在儿童书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中国工笔人物画形象表现与创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