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绪论 | 第12-15页 |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3-14页 |
注释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工笔人物画中形象表现的重要性 | 第15-20页 |
第一节 人物形象的表现对画面立意的重要性 | 第15-17页 |
第二节 人物形象表现对画面神韵表达的重要性 | 第17-18页 |
第三节 人物形象表现对画面情感传达的重要性 | 第18-19页 |
注释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工笔人物画创作其形象对传统的借鉴 | 第20-35页 |
第一节 对唐代周昉工笔人物画形象的借鉴 | 第21-25页 |
第二节 工笔人物画形象造型对西方造型观念的借鉴 | 第25-30页 |
第三节 从工笔人物画中去认识人物形象的时代精神和社会意义 | 第30-33页 |
注释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工笔人物画的取材内容和创作中的人物形象 | 第35-41页 |
第一节 描绘来自生活中人物的真实形象 | 第35-38页 |
第二节 表现人们生活中的忧伤欢乐与体现人物纯净内心 | 第38-40页 |
注释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工笔人物画创作中其形象的具体表现 | 第41-54页 |
第一节 传统工笔人物画中对“形”的误解 | 第43-45页 |
第二节 写实观念回归促进造型意识发展 | 第45-48页 |
第三节 当代工笔人物画形象的新面貌 | 第48-52页 |
注释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工笔人物画形象表现的探索与创新 | 第54-58页 |
第一节 对现代工笔人物画形象创新的认识 | 第54-55页 |
第二节 工笔人物画形象的创作与实践 | 第55-57页 |
注释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