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农八师垦区概况及汉族移民基本概况 | 第15-22页 |
一、石河子的历史与建制沿革 | 第15-16页 |
二、建国后石河子地区移民概况 | 第16-18页 |
三、移民来疆原因 | 第18-20页 |
四、移民群体给石河子带来新发展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石河子地区移民的媒介使用概况 | 第22-34页 |
第一节 调查者基本信息 | 第22-28页 |
第二节 石河子地区移民群体媒介使用情况 | 第28-34页 |
第四章 石河子地区移民媒介生活分析 | 第34-51页 |
一、时间-空间活动及地域与身份之间的联系 | 第34-41页 |
二、媒介生活使移民群体把当下生活与老家生活形成对比 | 第41-46页 |
三、三代人的媒介生活相互影响 | 第46-48页 |
四、社会现实与媒介现实 | 第48-51页 |
第五章 移民的身份认同的个案研究 | 第51-57页 |
一、重新关注老家信息 | 第51-52页 |
二、故乡习俗的传承与新疆文化的渗入 | 第52页 |
三、春晚、盾贪成为主要家庭话面 | 第52-53页 |
四、聚会与距离:电视是大家庭里的粘合剂 | 第53-54页 |
五、仪式减弱,家庭聚会取消 | 第54页 |
六、春晩:增加代际互动 | 第54-55页 |
八、给老家拜年:重建想象的共同体 | 第55页 |
八、除夕:回归小家庭巧会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附录1:问卷 | 第58-62页 |
附录2:口述者背景信息列表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作品 | 第68-69页 |
附件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