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基于蛙跳算法的板球系统控制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板球系统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2 蛙跳算法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课题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板球系统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蛙跳算法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第14-15页
    1.4 本文组织结构第15-16页
    1.5 本文研究成果第16-18页
第2章 板球系统实验建模及定性分析第18-26页
    2.1 板球系统概述及建模假设第18-19页
    2.2 板球系统动力学分析第19-22页
    2.3 板球系统状态方程第22-23页
        2.3.1 角加速度控制量模型第22页
        2.3.2 角度控制量模型第22-23页
    2.4 完全线性化简化模型第23-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3章 优化视觉检测方法第26-34页
    3.1 视觉检测初始方法第26-29页
        3.1.1 图像二值化第26-27页
        3.1.2 质心提取和小球定位第27-28页
        3.1.3 初始视觉检测方法的不足第28-29页
    3.2 视觉检测优化方法第29-33页
        3.2.1 图像平滑第29-30页
        3.2.2 Robert边缘检测第30页
        3.2.3 OTSU法图像二值化第30-31页
        3.2.4 改进——质心提取和小球定位第31-33页
    3.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SFLA-PID参数自整定控制算法第34-46页
    4.1 蛙跳算法第34-36页
        4.1.1 文化基因传承第34-35页
        4.1.2 基本原理第35页
        4.1.3 基本步骤第35-36页
    4.2 PID控制算法第36-37页
    4.3 板球系统SFLA-PID控制第37-42页
        4.3.1 性能指标第37-38页
        4.3.2 控制流程第38-41页
        4.3.3 算法参数第41-42页
        4.3.4 控制参数第42页
    4.4 板球系统的SFLA-PID仿真实验第42-45页
        4.4.1 搭建仿真模型第42-43页
        4.4.2 仿真结果分析第43-45页
    4.5 本章小节第45-46页
第5章 板球系统的SFLA-PID优化控制实验第46-62页
    5.1 一种新的评价指标——控制准确度第46-47页
    5.2 SFLA-PID、PID、FUZZY-PID定点控制结果对比第47-57页
        5.2.1 一次定点控制结果对比(无干扰)第48-51页
        5.2.2 一次定点控制结果对比(增加干扰)第51-53页
        5.2.3 多次定点控制结果汇总对比第53-57页
    5.3 SFLA-PID方法跟踪三角形曲线第57-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2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6.1 总结第62-63页
    6.2 展望第63-64页
致谢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方略研究
下一篇:宁夏贺兰山赤狐生境选择与洞穴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