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2-14页 |
ABSTRACT | 第14-15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45页 |
1.1 液态金属局域结构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1.1 金属熔体局域结构研究 | 第17-21页 |
1.1.2 过冷液态金属局域结构研究 | 第21-22页 |
1.2 金属熔体结构与物理性质 | 第22-26页 |
1.2.1 液态金属结构与其物理性质的相关性研究 | 第22-23页 |
1.2.2 合金熔体结构与其粘度相关性研究 | 第23-25页 |
1.2.3 磁场对金属及合金熔体的结构和粘度的影响 | 第25-26页 |
1.3 液态金属的应用 | 第26-27页 |
1.4 熔体结构研究方法 | 第27-32页 |
1.4.1 X射线衍射技术 | 第28-30页 |
1.4.2 中子散射技术 | 第30页 |
1.4.3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技术 | 第30-31页 |
1.4.4 计算机模拟技术 | 第31-32页 |
1.5 过冷液态合金局域结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5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案与分析方法 | 第45-57页 |
2.1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第45-46页 |
2.2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6-49页 |
2.2.1 X射线衍射实验 | 第46-47页 |
2.2.2 X射线衍射实验数据处理 | 第47-49页 |
2.3 XAFS实验分析 | 第49-50页 |
2.3.1 XAFS实验 | 第49-50页 |
2.3.2 EXAFS实验数据分析 | 第50页 |
2.4 从头算分子动力学计算(AIMD) | 第50-52页 |
2.4.1 熔体结构模拟方法 | 第50-51页 |
2.4.2 双体相关函数 | 第51-52页 |
2.4.3 Voronoi多面体分析 | 第52页 |
2.5 熔体粘度测试 | 第52-54页 |
2.6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 第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第三章 过冷Ga-In、Ga-Sn合金熔体的性质研究 | 第57-71页 |
3.1 引言 | 第57-59页 |
3.2 Ga-In、Ga-Sn合金的过冷度 | 第59-61页 |
3.2.1 Ga-In合金的过冷度 | 第59-60页 |
3.2.2 Ga-Sn合金的过冷度 | 第60-61页 |
3.3 过冷Ga-In合金液体的粘滞性 | 第61-63页 |
3.4 过冷Ga-Sn合金液体在磁场条件下的粘滞性 | 第63-67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第四章 过冷Ga-In合金液体局域结构 | 第71-97页 |
4.1 引言 | 第71-72页 |
4.2 XRD研究Ga-In合金熔体结构 | 第72-78页 |
4.3 AIMD研究Ga-In合金熔体结构 | 第78-86页 |
4.3.1 共晶Ga-In合金熔体结构的温度依赖性 | 第78-83页 |
4.3.2 Ga-In合金熔体结构的成分依赖性 | 第83-86页 |
4.4 XAFS研究Ga-In合金熔体局域结构 | 第86-93页 |
4.4.1 过冷Ga_(86)In_(14)合金熔体局域结构特征 | 第86-91页 |
4.4.2 过冷Ga_(90)In_(10)合金熔体局域结构特征 | 第91-9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第五章 过冷Ga-Sn合金液体局域结构 | 第97-127页 |
5.1 引言 | 第97-98页 |
5.2 XRD分析Ga-Sn合金熔体结构 | 第98-109页 |
5.2.1 过冷Ga_(98)Sn_2合金熔体结构特征 | 第98-102页 |
5.2.2 过冷Ga_(91.6)Sn_(8.4)合金熔体结构特征 | 第102-106页 |
5.2.3 Ga-Sn合金熔体结构的成分依赖性 | 第106-109页 |
5.3 AIMD研究Ga-Sn合金熔体局域结构 | 第109-118页 |
5.3.1 Ga-Sn合金熔体结构的温度依赖性 | 第109-117页 |
5.3.2 Ga-Sn合金熔体结构的成分依赖性 | 第117-118页 |
5.4 XAFS研究Ga-Sn合金熔体局域结构 | 第118-124页 |
5.4.1 Ga_(91.6)Sn_(8.4)合金熔体中Sn原子局域结构特征 | 第118-121页 |
5.4.2 Ga-Sn合金熔体中Sn原子局域结构的成分依赖性 | 第121-123页 |
5.4.3 Ga-Sn合金熔体中Ga原子局域结构的成分依赖性 | 第123-12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2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7-129页 |
6.1 结论 | 第127-128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128-129页 |
致谢 | 第129-131页 |
附录 | 第131-133页 |
外文论文 | 第133-158页 |
附件 | 第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