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前言 | 第10-22页 |
1.1 食用菌病害 | 第10-13页 |
1.1.1 食用菌病害的种类 | 第10-11页 |
1.1.2 食用菌病害的防治 | 第11-13页 |
1.2 真菌与真菌的相互作用 | 第13-15页 |
1.2.1 双孢蘑菇与疣孢霉的相互作用 | 第13-14页 |
1.2.2 其他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14-15页 |
1.3 病原真菌的致病因子 | 第15-16页 |
1.4 真菌毒素的研究概况 | 第16-20页 |
1.4.1 真菌毒素的致病机理 | 第16页 |
1.4.2 真菌毒素的应用 | 第16-17页 |
1.4.3 毒素的分离、纯化和鉴定方法 | 第17-20页 |
1.5 毛木耳油疤病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2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2-32页 |
2.1 材料 | 第22-24页 |
2.1.1 供试菌株 | 第22-23页 |
2.1.2 供试培养基 | 第23页 |
2.1.3 供试试剂 | 第23页 |
2.1.4 仪器和设备 | 第23-24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4-32页 |
2.2.1 油疤病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症状表现 | 第24页 |
2.2.2 病原菌培养液对毛木耳及其它食用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 第24-25页 |
2.2.3 蛋白质类致病因子的分析 | 第25页 |
2.2.4 毒素类致病因子的产生条件及其理化性质分析 | 第25-27页 |
2.2.5 毒素类致病因子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 第27-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46页 |
3.1 毛木耳油疤病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症状表现 | 第32-33页 |
3.2 病原菌培养液对毛木耳及其它几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1 病原菌毒素原液添加量对毛木耳生长的影响 | 第33页 |
3.2.2 病原菌毒素原液对其它几种食用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 病原菌蛋白质类致病因子分离与组成成分分析 | 第34-35页 |
3.4 病原菌毒素类致病因子的产生条件和基本特性研究 | 第35-46页 |
3.4.1 毒素类致病因子的产生条件 | 第35-37页 |
3.4.2 毒素类致病因子的理化性质 | 第37-40页 |
3.4.3 毒素类致病因子的纯化 | 第40-46页 |
4 讨论 | 第46-49页 |
4.1 油疤病症状的表现和寄主专一性 | 第46页 |
4.2 蛋白质类致病因子分析 | 第46页 |
4.3 毒素类致病因子的产生条件 | 第46-47页 |
4.4 毒素类致病因子的理化性质 | 第47-48页 |
4.5 毒素类致病因子的分离 | 第48-49页 |
5 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