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眸中的游戏世界--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户外游戏空间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21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8-9页 |
1.1.1 个人兴趣 | 第8页 |
1.1.2 户外游戏空间对幼儿的重要性 | 第8-9页 |
1.1.3 幼儿园户外游戏空间的现状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3.1 儿童视角 | 第10页 |
1.3.2 儿童视角研究的兴起 | 第10-11页 |
1.3.3 马赛克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4 儿童视角户外游戏空间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1.4 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1.4.1 空间 | 第13-14页 |
1.4.2 游戏空间 | 第14-15页 |
1.4.3 幼儿园户外游戏空间 | 第15页 |
1.5 研究设计 | 第15-21页 |
1.5.1 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1.5.2 我的进入 | 第16页 |
1.5.3 研究对象主要活动空间 | 第16页 |
1.5.4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5.5 资料整理和分析 | 第18-21页 |
2.“我的地盘我来说” | 第21-45页 |
2.1 有趣的游戏空间 | 第21-25页 |
2.1.1 运动空间 | 第21-22页 |
2.1.2 集中、丰富的游戏空间 | 第22-23页 |
2.1.3 刺激的游戏空间 | 第23-25页 |
2.1.4 未知性的空间 | 第25页 |
2.2 情感的空间 | 第25-28页 |
2.2.1 归属空间 | 第25-26页 |
2.2.2 关系空间 | 第26-28页 |
2.2.3 国旗 | 第28页 |
2.3 梦幻的空间 | 第28-34页 |
2.3.1 儿童的迷宫 | 第29-32页 |
2.3.2 小小的洞,大大的梦 | 第32-33页 |
2.3.3 游戏里的秘密空间 | 第33-34页 |
2.4 自然的空间 | 第34-37页 |
2.4.1 儿童与自然空间融为一体 | 第34-36页 |
2.4.2 对单纯装饰自然景观say“NO” | 第36页 |
2.4.3 真草坪玩耍的犹豫 | 第36-37页 |
2.5 审美的空间 | 第37-42页 |
2.5.1 照片中的视角和比例 | 第37-41页 |
2.5.2 儿童眼中的漂亮 | 第41-42页 |
2.6 空间的边界 | 第42-45页 |
2.6.1 成人的领地 | 第42-43页 |
2.6.2 时间的桎梏 | 第43-44页 |
2.6.3 色彩的阻隔 | 第44页 |
2.6.4 雾霾的侵袭 | 第44-45页 |
3.儿童户外游戏空间经验的教育意涵 | 第45-48页 |
3.1 儿童是游戏空间建构者 | 第45页 |
3.2 儿童游戏空间的建构原则 | 第45-48页 |
3.2.1 赋予儿童以建构空间的权利 | 第45-46页 |
3.2.2 协商式的空间理念 | 第46页 |
3.2.3 空间中儿童的表达 | 第46页 |
3.2.4 空间的多感官体验 | 第46页 |
3.2.5 重视空间的情感特质 | 第46-47页 |
3.2.6 空间边界的模糊化 | 第47页 |
3.2.7 空间的柔性 | 第47-48页 |
4.研究反思 | 第48-50页 |
4.1 马赛克方法的反思 | 第48页 |
4.2 资料收集反思 | 第48-49页 |
4.3 论文写作反思 | 第49页 |
4.4 后续思考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