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高校"青马工程"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6页
    (一) 研究背景第10页
    (二)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页
    (三) 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四) 基本思路及方法第13-14页
        1. 基本思路第13-14页
        2. 研究方法第14页
    (五)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14-16页
        1. 研究重点第14页
        2. 研究难点第14-15页
        3. 创新之处第15-16页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概述第16-25页
    (一)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理论的发展第16-19页
    (二)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提出与实施第19-22页
        1.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含义与特点第19-20页
        2.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的总体成效第20-22页
    (三)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理论依据第22-25页
        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22-23页
        2. 马克思主义关于培养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理论第23-24页
        3.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论第24-25页
二、高校实施“青马工程”的价值探讨第25-30页
    (一) 价值的内涵第25-26页
        1. 马克思关于价值的诠释第25页
        2. 价值的内在规定性第25-26页
    (二) “青马工程”的价值第26-30页
        1. “青马工程”的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第26-27页
        2. “青马工程”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第27-30页
三、高校“青马工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第30-34页
    (一) 高校实施“青马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第30-31页
        1. 重点培养效果明显,但覆盖面不够第30页
        2. 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对青年的吸引凝聚力不够第30-31页
        3. 监督管理及评价体系不完善,培训的长期性和持续性不足第31页
    (二) 高校“青马工程”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1-34页
        1. 部分高校缺乏对“青马工程”价值的深刻认识第31-32页
        2. 政府和社会对“青马工程”的实践环节缺乏关注与支持第32页
        3. 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导致广大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尚未坚定第32-34页
四、高校实现“青马工程”价值的对策思考第34-41页
    (一) 基本途径: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第34-36页
        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第34页
        2. 引导青年学生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第34-35页
        3. 创新两课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第35-36页
    (二) 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健全实践教育体系第36-38页
        1. 注重能力的全面培养,完善和丰富社会实践教育的内容体系第36-37页
        2. 加强监督与管理,完善社会实践的激励考评机制第37-38页
        3. 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第38页
    (三) 具体途径:以共青团为主体,加强管理与教育第38-41页
        1. 配合业余党校开展培养工作,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第38-39页
        2. 加大对红色社团的扶持力度,发挥红色社团在校园文化中的价值导向作用第39-40页
        3. 依托网络教育平台,建设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网络精神家园第40-41页
结束语第41-42页
注释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附录第45-48页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高层管理团队特征与非效率投资关系研究
下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中角色分配及其实施过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