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勘测论文

潼荣高速公路曾家山隧道围岩分级及稳定性评价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 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第18-26页
    2.1 工程概况第18-19页
    2.2 地理环境第19-20页
        2.2.1 气象与水文第19页
        2.2.2 地形地貌第19-20页
    2.3 地质环境第20-26页
        2.3.1 地层岩性第20-22页
        2.3.2 地质构造第22-23页
        2.3.3 水文地质第23-25页
        2.3.4 不良地质现象第25-26页
第3章 曾家山隧道围岩质量分级第26-42页
    3.1 隧道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第26页
    3.2 BQ法围岩分级第26-32页
        3.2.1 围岩初步分级第28-29页
        3.2.2 围岩详细分级第29-32页
    3.3 模糊综合评判法围岩分级第32-41页
        3.3.1 基本原理第32-33页
        3.3.2 确定分级指标第33页
        3.3.3 确定隶属函数第33-35页
        3.3.4 确定各指标权重第35-36页
        3.3.5 围岩级别划分第36-40页
        3.3.6 与BQ法分级结果对比第40-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隧道进出口稳定性评价第42-47页
    4.1 赤平极射投影简介第42页
    4.2 隧道进口稳定性评价第42-44页
        4.2.1 斜坡的稳定性评价第42-43页
        4.2.2 进口围岩的稳定性评价第43页
        4.2.3 进口堑、仰坡的稳定性评价第43-44页
    4.3 隧道出口稳定性评价第44-45页
        4.3.1 斜坡的稳定性评价第44-45页
        4.3.2 围岩的稳定性评价第45页
        4.3.3 堑、仰坡的稳定性评价第45页
    4.4 地应力及地温评价第45-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5章 曾家山隧道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第47-84页
    5.1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简介第47-48页
    5.2 岩体强度准则第48-49页
        5.2.1 强度准则的选取第48-49页
        5.2.2 Hoek-Brown强度准则介绍第49页
    5.3 计算模型构建第49-52页
        5.3.1 地质模型第49-52页
        5.3.2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的设定第52页
    5.4 计算参数选取第52-55页
    5.5 隧道围岩稳定性模拟结果与分析第55-81页
        5.5.1 Ⅲ级围岩第56-61页
        5.5.2 Ⅳ级围岩第61-77页
        5.5.3 Ⅴ级围岩第77-81页
    5.6 本章小结第81-8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4-86页
    6.1 结论第84-85页
    6.2 展望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复杂地段深基坑内支撑支护数值模拟研究
下一篇:列宁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