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1.2.1 选题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2 沃野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经营风险类型 | 第15-28页 |
2.1 沃野行专业合作社简介 | 第15-16页 |
2.2 自然风险 | 第16-17页 |
2.2.1 气象灾害风险 | 第16页 |
2.2.2 农作物病虫害风险 | 第16-17页 |
2.3 财务风险 | 第17-20页 |
2.3.1 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 | 第17-18页 |
2.3.2 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 第18-19页 |
2.3.3 利益分配不合理 | 第19-20页 |
2.4 市场风险 | 第20-23页 |
2.4.1 粗放经营 | 第20-21页 |
2.4.2 花木产品价格不稳定 | 第21-22页 |
2.4.3 花木产品销售困难 | 第22页 |
2.4.4 市场定位不清晰,没有竞争力 | 第22-23页 |
2.5 内部管理风险 | 第23-25页 |
2.5.1 自身运作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 | 第23-24页 |
2.5.2 决策权过于集中,缺少监督 | 第24页 |
2.5.3 缺乏复合型管理人才 | 第24-25页 |
2.6 政策风险 | 第25-28页 |
2.6.1 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 | 第26-27页 |
2.6.2 政策缺少针对性 | 第27-28页 |
3 沃野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经营风险诱因分析 | 第28-34页 |
3.1 自然风险诱因 | 第28页 |
3.1.1 客观的技术条件限制 | 第28页 |
3.1.2 农业保险制度不完善 | 第28页 |
3.2 财务风险诱因 | 第28-30页 |
3.2.1 金融体系支持不力 | 第28-29页 |
3.2.2 难以吸引外部资本投入 | 第29-30页 |
3.2.3 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缺乏监督 | 第30页 |
3.3 市场风险诱因 | 第30-31页 |
3.3.1 花木产品的生产特性决定价格不稳定 | 第30页 |
3.3.2 营销方式落后 | 第30-31页 |
3.3.3 合作社经营者缺乏市场预测能力 | 第31页 |
3.4 内部管理风险诱因 | 第31-32页 |
3.4.1 组织结构不健全,管理不规范 | 第31-32页 |
3.4.2 信息不对称及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 | 第32页 |
3.4.3 现有条件难以吸引优秀人才 | 第32页 |
3.5 政策风险诱因 | 第32-34页 |
3.5.1 政府对合作社的发展不重视 | 第32-33页 |
3.5.2 合作社自身对政策不关注 | 第33-34页 |
4 沃野行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防范对策 | 第34-41页 |
4.1 综合对策 | 第34页 |
4.2 自然风险的防范对策 | 第34-35页 |
4.2.1 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建立自然风险保障机制 | 第34页 |
4.2.2 积极参加农业保险 | 第34-35页 |
4.3 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 第35-36页 |
4.3.1 扩大筹资渠道,弥补资金的不足 | 第35页 |
4.3.2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行为 | 第35-36页 |
4.3.3 更新财务管理观念,提高依法纳税意识 | 第36页 |
4.4 市场风险的防范对策 | 第36-39页 |
4.4.1 多举措应对价格波动 | 第36-37页 |
4.4.2 积极扩展花木产品销售渠道 | 第37页 |
4.4.3 加强合作社一体化发展 | 第37-38页 |
4.4.4 培育特色,打造品牌 | 第38-39页 |
4.5 组织管理风险的防范对策 | 第39-40页 |
4.5.1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增强吸引力 | 第39页 |
4.5.2 完善监督体系,规范决策过程 | 第39页 |
4.5.3 注重新型农民培训,吸引优秀管理人才 | 第39-40页 |
4.6 政策风险防范措施 | 第40-41页 |
4.6.1 加强政策宣传力度 | 第40页 |
4.6.2 完善自身,获得政策扶持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