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文中所用缩略符号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蛋白降解 | 第12-16页 |
1.2.1 饲料不同阶段的降解 | 第12-13页 |
1.2.1.1 饲料中蛋白的降解 | 第12页 |
1.2.1.2 萎蔫过程中的蛋白降解 | 第12-13页 |
1.2.1.3 青贮过程中蛋白的降解 | 第13页 |
1.2.1.4 蛋白降解的产物 | 第13页 |
1.2.2 青贮过程中影响蛋白降解的因素 | 第13-14页 |
1.2.3 青贮过程中降低蛋白水解的方法 | 第14-15页 |
1.2.4 蛋白质的降解机理 | 第15-16页 |
1.3 脂肪酸的降解 | 第16-19页 |
1.3.1 前人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2 饲料中脂肪酸的组成 | 第17页 |
1.3.3 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 第17页 |
1.3.4 脂肪酸的降解途径 | 第17-18页 |
1.3.5 影响青贮饲料中脂肪酸含量及组成的因素 | 第18-19页 |
1.4 立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苹果渣和葡萄渣对苜蓿青贮脂肪酸和蛋白降解的影响 | 第21-30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2.1 试验地概况 | 第21页 |
2.2.2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2.3.1 试验处理 | 第21-22页 |
2.3.2 菌落计数 | 第22页 |
2.3.3 常规指标的测定 | 第22页 |
2.3.4 脂肪酸的测定 | 第22-23页 |
2.3.5 有氧稳定性 | 第23页 |
2.3.6 数据处理 | 第23页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3-28页 |
2.4.1 青贮原料的成分 | 第23-24页 |
2.4.2 不同处理苜蓿的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 | 第24-25页 |
2.4.3 不同处理组苜蓿的化学成分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第25-26页 |
2.4.4 苜蓿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 第26-28页 |
2.5 讨论 | 第28-29页 |
2.6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抗氧化剂对苜蓿青贮蛋白质和脂肪酸降解的影响 | 第30-39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3.2.0 试验地概况 | 第30页 |
3.2.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第30页 |
3.2.2 试验处理 | 第30-31页 |
3.2.3 菌落计数 | 第31页 |
3.2.4 常规营养指标 | 第31页 |
3.2.5 脂肪酸的测定 | 第31-32页 |
3.2.6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2页 |
3.3 试验结果 | 第32-37页 |
3.3.1 青贮原料化学成分 | 第32页 |
3.3.2 青贮60天后苜蓿的发酵品质 | 第32-33页 |
3.3.3 抗氧化剂对苜蓿蛋白降解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4 抗氧化剂对苜蓿脂肪酸降解的影响 | 第34-37页 |
3.4 讨论 | 第37页 |
3.5 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混合添加剂对苜蓿青贮蛋白和脂肪酸降解的影响 | 第39-49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4.2.0 试验地概况 | 第39页 |
4.2.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第39页 |
4.2.2 试验方处理 | 第39-40页 |
4.2.3 菌落计数 | 第40页 |
4.2.4 常规营养指标 | 第40页 |
4.2.5 脂肪酸的测定 | 第40-41页 |
4.2.6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1页 |
4.3 试验结果 | 第41-44页 |
4.3.1 青贮原料化学成分 | 第41-42页 |
4.3.2 青贮60天后苜蓿的发酵品质 | 第42-44页 |
4.3.3 混合添加剂对苜蓿蛋白降解的影响 | 第44页 |
4.3.4 混合添加剂对苜蓿脂肪酸降解的影响 | 第44页 |
4.4 讨论 | 第44-48页 |
4.5 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