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一、行政追偿制度概述 | 第8-12页 |
(一) 行政追偿制度概念 | 第8-9页 |
(二) 行政追偿的性质 | 第9-10页 |
(三) 我国与外国行政追偿制度比较 | 第10-12页 |
二、我国行政追偿制度的现状及其缺失 | 第12-17页 |
(一) 行政追偿时效制度缺失 | 第12-13页 |
(二) 行政追偿执行程序的立法缺失 | 第13-14页 |
(三) 行政追偿的标准缺乏统一的规定 | 第14-15页 |
(四) 行政追偿监督制度和行政追偿救济制度的缺失 | 第15-17页 |
三、我国行政追偿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 | 第17-22页 |
(一) 行政追偿制度是行政赔偿制度的延续和补充 | 第17-18页 |
(二) 行政追偿制度是落实行政问责制度的必要条件 | 第18页 |
(三) 行政追偿制度是抑制行政主体违法行使职权的有效手段 | 第18-20页 |
(四) 行政追偿制度既是追回国家财产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 | 第20-22页 |
四、我国行政追偿制度的完善 | 第22-31页 |
(一) 明确行政追偿的标准 | 第22-25页 |
1. 确定行政追偿标准的原则 | 第22-23页 |
2. 关于故意与重大过失的界定 | 第23-24页 |
3. 关于如何确定赔偿数额 | 第24-25页 |
(二) 确定行政追偿的时效 | 第25-26页 |
(三) 完善行政追偿程序的立法设计 | 第26-29页 |
1. 立案 | 第26-27页 |
2. 调查 | 第27-28页 |
3. 作出追偿决定 | 第28页 |
4. 告知与执行 | 第28-29页 |
(四) 确定行政追偿的救济程序 | 第29页 |
(五) 完善行政追偿的监督制度 | 第29-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