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论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0页
一、行政问责制度概述第10-15页
 (一) 行政问责制度的概念第10-12页
  1. 行政问责的性质第10页
  2. 行政问责制度的概念第10-12页
 (二) 行政问责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2-15页
  1. 人民主权理论第12页
  2. 社会契约理论第12-13页
  3. 责任政府理论第13页
  4. 控权理论第13-15页
二、其他法域行政问责制度研究第15-18页
 (一) 我国香港的"高官问责"制度第15-16页
 (二) 西方国家的行政问责制度第16-18页
  1. 美国的行政问责制度第16页
  2. 英国的行政问责制度第16-18页
三、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现状第18-28页
 (一) 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现状分析第18-22页
  1. 关于行政问责制度的相关现象第18页
  2. 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发展第18-20页
  3. 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现有的法律依据第20-22页
 (二) 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缺失第22-28页
  1. 行政问责法律体系不完整第22-23页
  2. 行政问责主体主要是同体问责且问责不力第23-24页
  3. 行政问责客体不明确第24-25页
  4. 行政问责内容混乱第25-26页
  5. 行政问责程序简单第26页
  6. 行政问责配套机制缺乏第26-28页
四、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完善第28-35页
 (一) 构建完善的行政问责制度第28-32页
  1. 加快行政问责立法进程第28页
  2. 确立行政问责主体架构第28-29页
  3. 明确行政问责客体第29-30页
  4. 明确行政问责范围第30-31页
  5. 完善行政问责程序第31页
  6. 明确规定承担责任的方式第31-32页
 (二) 优化行政问责制度有效运行的环境第32-35页
  1. 健全行政问责的配套机制第32-34页
  2. 构建行政问责文化第34-35页
结语第35-36页
致谢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解雇保护法律制度的探析
下一篇:浅议我国行政追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