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6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6-21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6-19页 |
2.1.1 政务公开 | 第16页 |
2.1.2 警务公开 | 第16-17页 |
2.1.3 自媒体 | 第17-18页 |
2.1.4 政务微信 | 第18-19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9-20页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0-21页 |
第3章 政务微信在泉州市警务公开的调查分析 | 第21-33页 |
3.1 泉州公安机关微信的运用现状 | 第21-23页 |
3.2 “泉州交警微发布”应用的评价效果情况分析 | 第23-31页 |
3.2.1 问卷设计 | 第24-26页 |
3.2.2 研究工具 | 第26页 |
3.2.3 研究结果 | 第26-30页 |
3.2.4 研究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3.3 政务微信应用于泉州警务公开的现存问题 | 第31-33页 |
3.3.1 侧重账号的开设但缺乏日常的维护 | 第31页 |
3.3.2 警务公开的信息吸引力不够且语言风格僵硬 | 第31页 |
3.3.3 警务公开的信息发布滞后且互动性较差 | 第31-33页 |
第4章 政务微信运用在泉州市警务公开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9页 |
4.1 微信目标定位不正确以及忽视突发舆情的应急管理 | 第33-35页 |
4.1.1 微信定位存在问题 | 第33-34页 |
4.1.2 忽视突发舆情的应急管理 | 第34-35页 |
4.2 片面追求数量但缺乏合理的考核机制 | 第35-36页 |
4.2.1 片面追求文章数量 | 第35-36页 |
4.2.2 缺乏合理的考核机制 | 第36页 |
4.3 缺乏与民众的良好互动与沟通 | 第36-39页 |
4.3.1 “官本位”思想的制约 | 第36-37页 |
4.3.2 微信互动平台功能不完善 | 第37-39页 |
第5章 提高政务微信在警务公开中运用效果的相关建议 | 第39-50页 |
5.1 明确微信目标的定位并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 第39-43页 |
5.1.1 明确微信目标的定位 | 第39-42页 |
5.1.2 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 第42-43页 |
5.2 稳定信息推送数量和构建合理的评估机制 | 第43-45页 |
5.2.1 稳定信息推送数量和注重语言风格 | 第43-44页 |
5.2.2 构建合理的评估机制 | 第44-45页 |
5.3 转变服务思维和加强微信专业化运营管理 | 第45-48页 |
5.3.1 转变领导干部政务工作服务思维 | 第45-46页 |
5.3.2 加强微信专业化运营管理 | 第46-48页 |
5.4 加强与群众的线上沟通与线下互动 | 第48-50页 |
5.4.1 以丰富案例的方式提升线上群众参与度 | 第48-49页 |
5.4.2 在公共场合下实行线下调查和互动活动 | 第49-50页 |
研究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附录 1 | 第56-60页 |
附录 2 | 第60-6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