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物志》中的造园艺术及其审美意蕴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绪论 | 第7-19页 |
| 1.1 研究对象及创作背景 | 第7-9页 |
| 1.1.1 研究对象 | 第7-8页 |
| 1.1.2 《长物志》撰写的背景 | 第8-9页 |
| 1.2 概念的界定 | 第9-11页 |
| 1.2.1 室庐的内涵与外延 | 第9-10页 |
| 1.2.2 文人园林 | 第10-11页 |
| 1.3 园林营造中建筑的地位 | 第11-12页 |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1.4.1 国外关于《长物志》的研究 | 第12-13页 |
| 1.4.2 国内关于《长物志》的研究 | 第13-15页 |
| 1.5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1.5.1 实地考察和文献搜集相结合 | 第15页 |
| 1.5.2 历史研究法 | 第15-16页 |
| 1.5.3 跨学科研究法 | 第16页 |
| 1.6 选题意义 | 第16-19页 |
| 2 文震亨的园林转向 | 第19-26页 |
| 2.1 消极入世与半仕半隐的无奈 | 第19-21页 |
| 2.2 寄情山水与悠闲清居的解脱 | 第21-23页 |
| 2.3 清傲自为和文氏家风的显现 | 第23-26页 |
| 3 《长物志·室庐》的造园艺术 | 第26-48页 |
| 3.1 园林建筑的营造艺术 | 第26-38页 |
| 3.1.1 营造理念 | 第26-31页 |
| 3.1.2 营造手法 | 第31-35页 |
| 3.1.3 营造原则 | 第35-38页 |
| 3.2 园林建筑的布局艺术 | 第38-42页 |
| 3.2.1 功能性布局 | 第38-40页 |
| 3.2.2 协调性布局 | 第40-42页 |
| 3.2.3 人性化布局 | 第42页 |
| 3.3 园林建筑的装饰艺术 | 第42-48页 |
| 3.3.1 顺其性而自然 | 第43-46页 |
| 3.3.2 简其色而雅致 | 第46-48页 |
| 4 《长物志·室庐》的审美意蕴 | 第48-56页 |
| 4.1 简约朴素的审美价值 | 第48-50页 |
| 4.2 雅致生趣的审美趣味 | 第50-54页 |
| 4.3 静观内转的审美观照 | 第54-56页 |
| 结语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