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遥控接收芯片的设计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第2章 红外遥控接收芯片的工作原理 | 第14-22页 |
2.1 红外遥控系统 | 第14-15页 |
2.2 发射端红外遥控编码与调制 | 第15-19页 |
2.2.1 NEC传输协议 | 第16-18页 |
2.2.2 RC5传输协议 | 第18页 |
2.2.3 SONY SIRC传输协议 | 第18-19页 |
2.3 红外遥控接收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9-22页 |
第3章 红外遥控接收芯片的电路设计 | 第22-46页 |
3.1 红外遥控接收芯片的整体框图和性能指标 | 第22-23页 |
3.2 基准源电路 | 第23-25页 |
3.3 自适应电流电压(I/V)转换电路 | 第25-28页 |
3.4 前置运放 | 第28-30页 |
3.5 可变增益放大器(VGA) | 第30-33页 |
3.6 限幅运放 | 第33-35页 |
3.7 快速启动电路 | 第35-36页 |
3.8 带通滤波器(BPF) | 第36-38页 |
3.9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 | 第38-40页 |
3.10 比较器 | 第40-42页 |
3.11 积分器 | 第42-43页 |
3.12 整形电路 | 第43-44页 |
3.13 ESD保护电路 | 第44-46页 |
第4章 红外遥控接收芯片的仿真分析 | 第46-62页 |
4.1 仿真分析简介 | 第46-47页 |
4.2 噪声采集电路设计与测试 | 第47-52页 |
4.3 模块电路仿真 | 第52-59页 |
4.3.1 基准源仿真 | 第52-53页 |
4.3.2 I/V转换电路仿真 | 第53-54页 |
4.3.3 前置运放仿真 | 第54-55页 |
4.3.4 限幅运放仿真 | 第55-57页 |
4.3.5 带通滤波器仿真 | 第57-59页 |
4.3.6 积分整形电路仿真 | 第59页 |
4.4 整体仿真 | 第59-60页 |
4.5 佛山照明节能灯环境仿真 | 第60-61页 |
4.6 白炽灯环境仿真 | 第61-62页 |
第5章 红外遥控接收芯片的版图设计 | 第62-70页 |
5.1 工艺选择 | 第62页 |
5.2 版图设计规则 | 第62-63页 |
5.3 电路模块版图设计 | 第63-67页 |
5.3.1 器件放置 | 第63-64页 |
5.3.2 匹配问题 | 第64-66页 |
5.3.3 天线效应 | 第66页 |
5.3.4 应力效应 | 第66-67页 |
5.4 顶层版图设计 | 第67页 |
5.5 版图验证 | 第67-70页 |
第6章 芯片测试 | 第70-74页 |
6.1 芯片的引脚 | 第70-71页 |
6.2 电路封装测试 | 第71-74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7.1 总结 | 第74页 |
7.2 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