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客行为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杭州花港观鱼公园为例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1.2 相关概念 | 第12-14页 |
1.2.1 城市公园 | 第12-13页 |
1.2.2 行为研究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8页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8-19页 |
1.4.1 游客行为的特点和规律 | 第18-19页 |
1.4.2 游客行为的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3 游客行为的相关性 | 第19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19-21页 |
2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景观现状调研 | 第21-36页 |
2.1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概况 | 第21-22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21页 |
2.1.2 历史沿革 | 第21-22页 |
2.2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的景观现状 | 第22-32页 |
2.2.1 总体布局 | 第22-24页 |
2.2.2 大草坪景区 | 第24-25页 |
2.2.3 金鱼园 | 第25-26页 |
2.2.4 牡丹园 | 第26-28页 |
2.2.5 花港港道 | 第28-29页 |
2.2.6 新花港景区 | 第29-31页 |
2.2.7 密林区 | 第31-32页 |
2.3 杭杭州花港观鱼公园的景观特色 | 第32-35页 |
2.3.1 因地制宜,景到随机 | 第32-33页 |
2.3.2 空间层次,便于交往 | 第33-34页 |
2.3.3 道路分级,游线清晰 | 第34-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花港观鱼公园游客行为实证调查 | 第36-57页 |
3.1 实证调查的内容方法 | 第36-39页 |
3.1.1 场地概况 | 第36-37页 |
3.1.2 调查内容 | 第37页 |
3.1.3 调查方法 | 第37-39页 |
3.2 花港观鱼公园的游客规模 | 第39-47页 |
3.2.1 基于时间的游客规模分布 | 第39-41页 |
3.2.2 基于空间的游客规模分布 | 第41-43页 |
3.2.3 基于年龄的游客规模分布 | 第43-45页 |
3.2.4 基于群组的游客规模分布 | 第45-47页 |
3.3 花港观鱼公园的游客分布 | 第47-52页 |
3.3.1 游客分布的边界依赖 | 第47-49页 |
3.3.2 游客分布的内向集聚 | 第49-51页 |
3.3.3 游客分布的邻近梯度 | 第51-52页 |
3.4 花港观鱼公园的游客行为 | 第52-56页 |
3.4.1 行为内容的分类梳理 | 第52-54页 |
3.4.2 基于频率的行为内容分析 | 第54-55页 |
3.4.3 基于时间的行为内容分析 | 第55-56页 |
3.4.4 基于空间的行为内容分析 | 第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4 花港观鱼公园游客行为分析与设计策略研究 | 第57-70页 |
4.1 不同场地的游客行为分析 | 第57-61页 |
4.1.1 草坪场地的行为分析 | 第57-58页 |
4.1.2 临水场地的行为分析 | 第58-60页 |
4.1.3 交通场地的行为分析 | 第60页 |
4.1.4 密林场地的行为分析 | 第60-61页 |
4.2 基于游客行为的场地设计策略 | 第61-64页 |
4.2.1 草坪场地的设计策略 | 第61-62页 |
4.2.2 临水场地的设计策略 | 第62-63页 |
4.2.3 交通场地的设计策略 | 第63-64页 |
4.2.4 密林场地的设计策略 | 第64页 |
4.3 不不同空间界面的游客行为分析 | 第64-68页 |
4.3.1 空间与界面 | 第64-65页 |
4.3.2 与顶界面相关的行为分析 | 第65-66页 |
4.3.3 与侧界面相关的行为分析 | 第66-68页 |
4.4 基于游客行为的界面设计策略 | 第68-69页 |
4.4.1 基于行为分析的顶界面设计策略 | 第68页 |
4.4.2 基于行为分析的侧界面设计策略 | 第68-6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5 结语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