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4-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第17-18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2.2 技术路线图 | 第17-18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0-34页 |
2.1 信誉共谋 | 第20-26页 |
2.1.1 信誉共谋概述 | 第20-22页 |
2.1.2 信誉共谋识别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2.1.3 信誉共谋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2.2 技术威胁规避理论的实证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2.3 习得性无助与个体行为的相关研究现状 | 第28-30页 |
2.4 文献述评 | 第30-33页 |
2.4.1 信誉共谋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30-31页 |
2.4.2 技术威胁规避理论实证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31-32页 |
2.4.3 习得性无助与个体行为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及模型构建 | 第34-54页 |
3.1 技术威胁规避理论 | 第34-40页 |
3.1.1 技术威胁规避理论的概述 | 第34页 |
3.1.2 技术威胁规避理论相对于技术接受模型的优势 | 第34-36页 |
3.1.3 技术威胁规避理论的通用模型 | 第36-40页 |
3.2 习得性无助理论 | 第40-42页 |
3.2.1 习得性无助的概述 | 第40-42页 |
3.2.2 消费者的习得性无助 | 第42页 |
3.3 模型构建 | 第42-50页 |
3.3.1 消费者应对商家信誉共谋模型 | 第42-44页 |
3.3.2 研究变量及假设 | 第44-50页 |
3.4 调查问卷设计 | 第50-53页 |
3.4.1 测项及其来源 | 第50-52页 |
3.4.2 调查问卷设计与样本确定 | 第52-53页 |
3.4.3 调查问卷前测 | 第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第54-76页 |
4.1 数据收集 | 第54-55页 |
4.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第55-58页 |
4.2.1 人口统计描述性分析 | 第55-56页 |
4.2.2 网购情况描述统计分析 | 第56-58页 |
4.3 测量模型 | 第58-63页 |
4.3.1 信度分析 | 第58-59页 |
4.3.2 效度分析 | 第59-63页 |
4.4 结构模型 | 第63-75页 |
4.4.1 路径系数及Bootstrapping显著性检验 | 第63-68页 |
4.4.2 交互作用的验证 | 第68-71页 |
4.4.3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第71-7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附录 | 第89-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