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视觉的工业机器人动态分拣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国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3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1.4 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工作内容第12-14页
第2章 工业机器人视觉分拣系统硬件设计第14-26页
    2.1 视觉静态分拣系统阐述第14-17页
        2.1.1 视觉静态分拣系统外观与硬件组成第14-15页
        2.1.2 视觉静态分拣系统工作原理第15-16页
        2.1.3 视觉静态分拣系统优缺点第16-17页
    2.2 动态分拣系统硬件构成改进(基于光电开关)第17-20页
        2.2.1 工业相机的选型与替换第17页
        2.2.2 工业相机与光电开关的位置前移第17-18页
        2.2.3 物体在传送带运动方向位置确定第18页
        2.2.4 基于光电开关改进后的系统硬件组成第18-19页
        2.2.5 基于光电开关改进后的工作原理第19页
        2.2.6 基于光电开关改进后遇到的问题第19-20页
    2.3 动态分拣系统硬件构成改进(基于位置反馈)第20-26页
        2.3.1 霍尔传感器的选型、安装和测试第20-22页
        2.3.2 工业控制板的选型第22-23页
        2.3.3 基于位置反馈改进后的系统组成第23-24页
        2.3.4 基于位置反馈改进后的系统工作原理第24-26页
第3章 视觉标定及其实验第26-34页
    3.1 小孔成像模型阐述第26-27页
    3.2 针对本系统的算法优化第27-29页
        3.2.1 刚体变换以及其简化第27-28页
        3.2.2 透视投影第28页
        3.2.3 图像离散化第28-29页
        3.2.4 矩阵简化第29页
    3.3 视觉标定实现第29-31页
        3.3.1 计算旋转角度第29-30页
        3.3.2 计算位置参数第30-31页
    3.4 标定结果验证第31-34页
第4章 动态分拣系统上下位机软件设计第34-66页
    4.1 上位机设计第34-59页
        4.1.1 Qt阐述第34-35页
        4.1.2 OpenCV阐述第35页
        4.1.3 系统功能需求总结与框架规划第35-37页
        4.1.4 相机控制对象的设计第37-42页
        4.1.5 图像处理对象的设计第42-49页
        4.1.6 工业机器人控制对象的设计第49-50页
        4.1.7 工业控制板控制对象的设计第50-55页
        4.1.8 系统界面设计第55-58页
        4.1.9 小结第58-59页
    4.2 工业机器人程序设计第59-62页
        4.2.1 工业机器人示教盒主要功能第59页
        4.2.2 工业机器人示教编程环境与用到的指令第59-61页
        4.2.3 工业机器人视觉分拣实现流程第61-62页
        4.2.4 小结第62页
    4.3 工业控制板嵌入式系统设计第62-66页
        4.3.1 MDK集成开发环境阐述第62-63页
        4.3.2 Free RTOS嵌入式实时系统阐述第63页
        4.3.3 下位机系统软件设计第63-64页
        4.3.4 小结第64-66页
第5章 动态分拣的实现与优化第66-74页
    5.1 传送带标定与动态分拣实现第66-68页
    5.2 基于速度和位置补偿的下位机控制策略第68-69页
    5.3 两种控制策略的精度测试与结果分析第69-7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6.1 结论第74页
    6.2 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致谢第80-8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加载方法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中的研究应用
下一篇: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