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1.1 晶体的点群与空间群 | 第9页 |
1.2 Neumann和Curie规则 | 第9-10页 |
1.2.1 Neumann规则 | 第10页 |
1.2.2 Curie规则 | 第10页 |
1.3 物质的相变 | 第10-11页 |
1.4 晶体的电学性质 | 第11-13页 |
1.4.1 晶体的介电性质 | 第11-12页 |
1.4.2 晶体的铁电性质 | 第12-13页 |
1.5 本论文研究工作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14-15页 |
2.1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4页 |
2.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14-15页 |
第三章 4,4’-联吡啶氧化物的有机-无机杂化物的合成、表征与介电性质研究 | 第15-37页 |
3.1 [H-bp4do][TCA](1)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 第15-19页 |
3.1.1 化合物1的制备 | 第15页 |
3.1.2 化合物1的表征 | 第15-16页 |
3.1.3 化合物1的晶体结构 | 第16-19页 |
3.1.4 化合物1的介电性质 | 第19页 |
3.2 [H-bp4do][ PF_6](2)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 第19-25页 |
3.2.1 化合物2的制备 | 第19-20页 |
3.2.2 化合物2的表征 | 第20页 |
3.2.3 化合物2的晶体结构 | 第20-24页 |
3.2.4 化合物2的介电性质 | 第24-25页 |
3.3 [H-bp4do][ReO_4]·[H_2O](3)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 第25-28页 |
3.3.1 化合物3的制备 | 第25页 |
3.3.2 化合物3的表征 | 第25-26页 |
3.3.3 化合物3的晶体结构 | 第26-28页 |
3.3.4 化合物3的介电性质 | 第28页 |
3.4 [H_2-bp4do][C_(10)H_6(SO_3)_2]·[H_2O](4)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 第28-32页 |
3.4.1 化合物4的制备 | 第28-29页 |
3.4.2 化合物4的表征 | 第29页 |
3.4.3 化合物4的晶体结构 | 第29-32页 |
3.4.4 化合物4的介电性质 | 第32页 |
3.5 [bp4do][C_3H_6(COOH)_2](5)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 第32-36页 |
3.5.1 化合物5的制备 | 第32-33页 |
3.5.2 化合物5的表征 | 第33页 |
3.5.3 化合物5的晶体结构 | 第33-35页 |
3.5.4 化合物5的介电性质 | 第35-36页 |
3.6 结果与讨论 | 第36-37页 |
第四章 DABCO单氧化物的有机-无机杂化物的合成、表征与介电性质研究 | 第37-54页 |
4.1 [HO-DABCO][MnCl_4(H_2O)]·[H_2O](6)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 第37-41页 |
4.1.1 化合物6的制备 | 第37页 |
4.1.2 化合物6的表征 | 第37-38页 |
4.1.3 化合物6的晶体结构 | 第38-40页 |
4.1.4 化合物6的介电性质 | 第40-41页 |
4.2 [HO-DABCO][CdCl_4(H_2O)]·[H_2O](7)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 第41-45页 |
4.2.1 化合物7的制备 | 第41页 |
4.2.2 化合物7的表征 | 第41-42页 |
4.2.3 化合物7的晶体结构 | 第42-44页 |
4.2.4 化合物7的介电性质 | 第44-45页 |
4.3 [HO-DABCO][BiCl_5](8)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 第45-49页 |
4.3.1 化合物8的制备 | 第45页 |
4.3.2 化合物8的表征 | 第45-46页 |
4.3.3 化合物8的晶体结构 | 第46-48页 |
4.3.4 化合物8的介电性质 | 第48-49页 |
4.4 [HO-DABCO][BiBr_5](9)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 第49-53页 |
4.4.1 化合物9的制备 | 第49页 |
4.4.2 化合物9的表征 | 第49-50页 |
4.4.3 化合物9的晶体结构 | 第50-52页 |
4.4.4 化合物9的介电性质 | 第52-53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53-54页 |
第五章 DABCO双氧化物的有机-无机杂化物的合成、表征与介电性质研究 | 第54-70页 |
5.1 [(HO-DABCO-O)_2][(TCA)_2][H_2O](10)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 第54-58页 |
5.1.1 化合物10的制备 | 第54页 |
5.1.2 化合物10的表征 | 第54-55页 |
5.1.3 化合物10的晶体结构 | 第55-57页 |
5.1.4 化合物10的介电性质 | 第57-58页 |
5.2 [HO-DABCO-O][ReO_4](11)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 第58-62页 |
5.2.1 化合物11的制备 | 第58页 |
5.2.2 化合物11的表征 | 第58-59页 |
5.2.3 化合物11的晶体结构 | 第59-61页 |
5.2.4 化合物11的介电性质 | 第61-62页 |
5.3 [HO-DABCO-OH][PbCl_3][H_2O](12)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 第62-66页 |
5.3.1 化合物12的制备 | 第62页 |
5.3.2 化合物12的表征 | 第62-63页 |
5.3.3 化合物12的晶体结构 | 第63-65页 |
5.3.4 化合物12的介电性质 | 第65-66页 |
5.4 [HO-DABCO-OH][PbBr_3][H_2O](12)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 第66-69页 |
5.4.1 化合物13的制备 | 第66页 |
5.4.2 化合物13的表征 | 第66页 |
5.4.3 化合物13的晶体结构 | 第66-69页 |
5.4.4 化合物13的介电性质 | 第69页 |
5.5 结果与讨论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已发表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