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遗址论文

滇西北地区旧石器至青铜时代人类活动与动植物资源利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过程与机制的研究进展第11-14页
    1.2 滇西北地区的史前人地关系研究进展第14-16页
    1.3 滇西北地区旧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人地关系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1.3.1 考古文化序列和年代序列第16页
        1.3.2 生业模式和摄食结构第16页
        1.3.3 文化演化和生业模式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第16-17页
    1.4 本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第17-19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19-24页
    2.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第19-20页
    2.2 石岭岗遗址发掘概况第20-22页
    2.3 玉水坪遗址概况第22-24页
第三章 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第24-33页
    3.1 样品采集和浮选第24-26页
    3.2 植硅体样品采集和分析第26-27页
    3.3 淀粉粒样品采集和分析第27-28页
    3.4 骨骼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第28-30页
        3.4.1 人和动物骨骼鉴定第29页
        3.4.2 骨胶原提取第29页
        3.4.3 骨胶原样品稳定碳氮同位素分析第29-30页
    3.5 测年样品采集及测年方法第30-33页
        3.5.1 测年样品第30页
        3.5.2 碳十四测年第30-31页
        3.5.3 光释光测年第31-33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第33-54页
    4.1 调查遗址实验结果第33-37页
        4.1.1 植物大化石鉴定结果第33页
        4.1.2 测年结果第33-35页
        4.1.3 植硅体鉴定结果第35-37页
    4.2 石岭岗遗址植物遗存鉴定结果第37-54页
        4.2.1 炭化植物种子鉴定结果第37-40页
        4.2.2 植硅体鉴定结果第40-44页
        4.2.3 淀粉粒鉴定结果第44-46页
        4.2.4 骨骼碳氮同位素结果第46-54页
第五章 旧石器晚期人类在滇西北及周边地区的活动第54-62页
    5.1 玉水坪遗址旧石器晚期的人类活动第54-55页
    5.2 云南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分布的时空变化第55-57页
    5.3 考古证据显示的旧石器时代青藏高原的人类活动第57-62页
第六章 石岭岗遗址青铜时代人类的植物资源利用第62-70页
    6.1 石岭岗遗址青铜时代人类种植和采集的植物资源第62-67页
    6.2 石岭岗遗址青铜时代人类的摄食结构第67-70页
第七章 石岭岗遗址青铜时代人类的动物资源利用第70-74页
    7.1 石岭岗遗址青铜时代人类利用的动物资源种类第70-71页
    7.2 石岭岗遗址青铜时代先民对动物资源的利用方式第71-74页
第八章 滇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的人类活动及植物利用第74-86页
    8.1 滇西北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的人类活动第74-79页
    8.2 滇西北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的植物资源利用第79-86页
第九章 云南省史前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第86-91页
    9.1 云南省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第86-88页
    9.2 云南省新石器至青铜时代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第88-91页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第91-94页
    10.1 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第91-92页
    10.2 问题与展望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6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06-107页
致谢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维周期性Ⅴ型金属等离子体共振结构的设计与制备
下一篇:基于溶胶凝胶法的PLZT光波导薄膜的制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