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自拟解郁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研究

提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9-10页
临床研究第10-23页
    1.临床资料第10-17页
        1.1 西医诊断标准第10页
        1.2 中医诊断标准第10-11页
        1.3 疾病诊断第11-13页
        1.4 肠镜下严重程度分级标准第13页
        1.5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第13-17页
    2.研究方案第17页
        2.1 方药组成第17页
        2.2 用药方法第17页
        2.3 治疗疗程第17页
    3.观察指标与方法第17-18页
        3.1 治疗前患者综合信息调查第17页
        3.2 安全性指标观察第17页
        3.3 疗效性指标观察第17-18页
    4.疗效判定标准第18-19页
        4.1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第18页
        4.2 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标准第18页
        4.3 黏膜病变疗效评定标准第18-19页
    5.统计学方法第19页
    6.研究结果第19-22页
        6.1 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情况比较第19页
        6.2 两组中医症状综合疗效情况比较第19-20页
        6.3 试验组治疗前后各中医症状积分情况比较第20页
        6.4 对照组治疗前后各中医症状积分情况比较第20-21页
        6.5 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的情况比较第21页
        6.6 治疗后两组各中医症状积分情况比较第21页
        6.7 治疗后两组肠镜下黏膜表现疗效情况的比较第21-22页
    7 安全性评价第22-23页
讨论第23-36页
    1.现代医学对溃结的认识第23-26页
        1.1 病因及发病机制第23-25页
        1.2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第25-26页
    2.中医学对溃结的认识第26-30页
        2.1 病名第26页
        2.2 病因病机第26-30页
    3.方药分析第30-33页
        3.1 方解第30-31页
        3.2 现代药理研究第31-33页
    4.自拟解郁消溃方作用机制探讨第33-34页
        4.1 抗炎抑菌止痛作用第33页
        4.2 镇静、抗抑郁作用第33-34页
        4.3 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作用第34页
        4.4 调节免疫作用第34页
        4.5 止血、促进溃疡愈合作用第34页
        4.6 改善周身症状第34页
    5.结果分析第34-36页
        5.1 临床综合疗效比较第34-35页
        5.2 中医症候综合疗效的比较第35页
        5.3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第35页
        5.4 结肠镜检查下黏膜疗效比较第35-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综述第40-45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附录第45-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发表论文第50-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组学数据挖掘胶质母细胞瘤的功能模块
下一篇:恶性肿瘤表观分子标记的识别和致病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