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肿瘤病理学、病因学论文

恶性肿瘤表观分子标记的识别和致病机制的探讨

中文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引言第14-29页
    1.1 表观遗传学简介第14-16页
        1.1.1 DNA甲基化第14-15页
        1.1.2 组蛋白修饰第15页
        1.1.3 非编码RNA第15-16页
    1.2 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调控第16-19页
        1.2.1 DNA甲基化和基因表达第16-17页
        1.2.2 组蛋白密码和基因表达第17-18页
        1.2.3 非编码RNA调控基因表达第18-19页
        1.2.4 非编码RNA表达的表观调控第19页
    1.3 表观遗传调控网络研究现状第19-23页
        1.3.1 DNA共甲基化网络第20页
        1.3.2 组蛋白修饰网络第20-21页
        1.3.3 非编码RNA调控网络第21-23页
    1.4 表观遗传学与恶性肿瘤第23-26页
        1.4.1 DNA甲基化和癌症第23-24页
        1.4.2 组蛋白修饰和癌症第24页
        1.4.3 非编码RNA和癌症第24-25页
        1.4.4 恶性肿瘤中非编码RNA的表观遗传学研究第25-26页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6-29页
第2章 基于网络探讨恶性肿瘤中DNA甲基化的作用机制第29-54页
    2.1 人类蛋白质互作网络和DNA甲基化数据第29-30页
        2.1.1 人类蛋白质互作数据第29页
        2.1.2 DNA甲基化数据第29-30页
        2.1.3 已知结肠癌相关基因第30页
    2.2 ICMAE方法识别异常甲基化基因第30-37页
        2.2.1 蛋白互作网络的拓扑特征第30-31页
        2.2.2 模块性和互作倾向性第31页
        2.2.3 互作组共甲基化异常富集分析方法第31-34页
        2.2.4 差异甲基化分析第34页
        2.2.5 分类算法和生存分析第34页
        2.2.6 细胞培养第34-35页
        2.2.7 甲基化特异的PCR和实时定量RT-PCR第35-36页
        2.2.8 CTT和菌落形成实验第36-37页
    2.3 恶性肿瘤中异常甲基化基因及功能分析第37-52页
        2.3.1 DNA甲基化和拓扑特征相关第37-41页
        2.3.2 互作的基因倾向于共甲基化第41-43页
        2.3.3 ICMAE方法提高识别结肠癌基因的效能第43-46页
        2.3.4 具有高度异常共甲基化模式的基因位于网络热点区域第46-48页
        2.3.5 异常共甲基化基因具有较高的分类和生存预测效能第48-50页
        2.3.6 异常甲基化基因的功能证实第50-52页
    2.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3章 系统分析miRNA在恶性肿瘤进展过程中的调控机制第54-80页
    3.1 恶性胶质瘤相关的表达和调控数据第54-56页
        3.1.1 胶质瘤临床样本第54页
        3.1.2 基因组范围的miRNA和mRNA表达谱第54-55页
        3.1.3 miRNA靶基因预测第55-56页
    3.2 miRNA-mRNA功能调控网络识别miRNA预后标记第56-60页
        3.2.1 识别胶质瘤恶性进展相关的miRNA和基因第56页
        3.2.2 通过整合的计算方法构建FMRN第56-57页
        3.2.3 无监督层次聚类第57页
        3.2.4 开发并证实miRNA风险打分系统第57-59页
        3.2.5 随机检验第59-60页
        3.2.6 借助于FMRN网络中miRNA的靶基因分析miRNA的功能第60页
    3.3 基于FMRN网络识别胶质瘤恶性进展相关miRNA及其功能第60-78页
        3.3.1 FMRN的全局性质第60-62页
        3.3.2 胶质瘤进展过程中差异表达的miRNA控制广泛的生物学功能第62-65页
        3.3.3 FMRN中的hub miRNA能够区分不同风险的胶质瘤和高级胶质瘤第65-69页
        3.3.4 GBM病人生存相关的hub miRNA标记第69-72页
        3.3.5 基于网络的方法提高了识别预后生物标记的效能第72-74页
        3.3.6 与高级胶质瘤预后相关的miRNA标记的功能第74-77页
        3.3.7 GBM中预后miRNA标记的潜在生物学功能第77-78页
    3.4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4章 恶性肿瘤中非编码RNA的表观调控机制分析第80-107页
    4.1 基因组范围的非编码RNA甲基化谱第80-82页
        4.1.1 基因组范围的DNA甲基化谱第80页
        4.1.2 基因组范围的ncRNA的表达谱第80-81页
        4.1.3 基因组特征的注释第81-82页
    4.2 恶性肿瘤非编码RNA异常甲基化标记的识别第82-84页
        4.2.1 DMR识别第82-83页
        4.2.2 识别异常甲基化模式第83页
        4.2.3 DNA甲基化调控ncRNA的表达第83-84页
        4.2.4 乳腺癌中ncRNA的组蛋白修饰第84页
        4.2.5 ncRNA生物标记的分类算法和验证第84页
        4.2.6 功能富集分析第84页
    4.3 恶性肿瘤中异常甲基化的非编码RNA调控癌症相关的功能第84-105页
        4.3.1 乳腺癌中DNA甲基化的全局差异第84-86页
        4.3.2 乳腺癌中广泛的CGI超甲基化第86-88页
        4.3.3 乳腺癌中的异常甲基化与非编码RNA密切相关第88-90页
        4.3.4 乳腺癌中CGI背景下非编码RNA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模式第90-94页
        4.3.5 DNA甲基化调控ncRNA的表达第94-97页
        4.3.6 异常甲基化的ncRNA影响乳腺癌相关的功能第97-102页
        4.3.7 编码和非编码RNA协同介导了乳腺癌中通路的失调第102-105页
    4.4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讨论第107-113页
结论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4页
致谢第124-125页
附录第125-12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29-13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课题工作第132-133页
个人简历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拟解郁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寿胎丸合五苓散加减方治疗脾肾亏虚型早期妊娠合并中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