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协同原理的微通道换热器对流换热特性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冷却技术及现状 | 第14-17页 |
1.2.1 空气冷却 | 第14页 |
1.2.2 热管冷却 | 第14-15页 |
1.2.3 射流冷却 | 第15页 |
1.2.4 热电冷却 | 第15-16页 |
1.2.5 微通道冷却 | 第16-17页 |
1.3 微通道换热器的分类 | 第17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4页 |
1.4.1 微通道研究 | 第17-19页 |
1.4.2 微通道换热器应用 | 第19-22页 |
1.4.3 微通道的加工 | 第22-23页 |
1.4.4 场协同及应用 | 第23-24页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目的及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1.5.1 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24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1.6 特色及创新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数理模型 | 第26-33页 |
2.1 场协同原理 | 第26-27页 |
2.2 计算模型 | 第27-31页 |
2.2.1 物理模型 | 第27-30页 |
2.2.2 数学模型 | 第30页 |
2.2.3 数值求解 | 第30-31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31-32页 |
2.3.1 雷诺数(Re) | 第31页 |
2.3.2 沿程阻力系数 | 第31页 |
2.3.3 沿程阻力系数的常规尺度理论值 | 第31-32页 |
2.3.4 热流密度 | 第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微通道换热器数值模拟 | 第33-58页 |
3.1 网格划分及模型有效性验证 | 第33-34页 |
3.1.1 网格划分 | 第33页 |
3.1.2 模型有效性检验 | 第33-34页 |
3.2 模拟结果及讨论 | 第34-56页 |
3.2.1 进出口位置的影响 | 第34-40页 |
3.2.2 联箱结构的影响 | 第40-46页 |
3.2.3 通道高宽比的影响 | 第46-48页 |
3.2.4 通道排列方式的影响 | 第48-5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微通道换热器实验系统设计 | 第58-68页 |
4.1 实验装置 | 第58-59页 |
4.2 实验段装置 | 第59-61页 |
4.2.1 壳体 | 第60页 |
4.2.2 导热块 | 第60-61页 |
4.3 储液罐设计及泵的选择 | 第61-63页 |
4.3.1 储液罐容积设计 | 第61-62页 |
4.3.2 盘管设计 | 第62页 |
4.3.3 泵的选择 | 第62-63页 |
4.4 控制系统 | 第63页 |
4.5 测量系统 | 第63-65页 |
4.5.1 温度测量 | 第64页 |
4.5.2 压力测量 | 第64-65页 |
4.5.3 流量测量 | 第65页 |
4.6 测试段设计 | 第65-6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微通道换热器实验研究 | 第68-79页 |
5.1 实验内容及准备 | 第68-69页 |
5.1.1 实验内容 | 第68页 |
5.1.2 实验准备 | 第68-69页 |
5.2 实验步骤 | 第69-70页 |
5.2.1 流动实验步骤 | 第69页 |
5.2.2 传热实验步骤 | 第69-70页 |
5.3 误差分析 | 第70-71页 |
5.3.1 实验段热平衡分析 | 第70页 |
5.3.2 实验系统误差分析 | 第70-71页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1-78页 |
5.4.1 阻力特性 | 第71-72页 |
5.4.2 换热特性 | 第72-7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9-81页 |
6.1 结论 | 第79-80页 |
6.2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