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

我国农业产业链融资现状及对策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第10页
        1.2.1 研究内容第10页
        1.2.2 研究目的第10页
        1.2.3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16页
2 农业产业链融资的相关概念第16-19页
    2.1 产业链第16页
    2.2 农业产业链第16-17页
    2.3 农业产业链融资第17-19页
3 农业产业链融资的优势及主要模式第19-25页
    3.1 农业产业链融资的优势第19-20页
    3.2 农业产业链融资主要模式分析第20-25页
        3.2.1 大宗农产品的“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第20-21页
        3.2.2 养殖类农产品的“公司+养殖户”模式第21页
        3.2.3 棚室蔬菜的“协会+种植户”模式第21-22页
        3.2.4 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第22-23页
        3.2.5 农业产业链风险投资介入模式第23-25页
4 我国农业产业链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5-35页
    4.1 我国农业产业链融资现状第25-32页
        4.1.1 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第25-27页
        4.1.2 国家和地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第27-28页
        4.1.3 部分地区实践成效显著第28-30页
        4.1.4 产业链融资业务带动效应大第30-31页
        4.1.5 产业链融资担保方式和服务不断创新第31-32页
    4.2 我国农业产业链融资存在的问题第32-35页
        4.2.1 相关制度存在障碍第32页
        4.2.2 农业产业链的结构缺陷第32-33页
        4.2.3 产业链融资结构与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的匹配性不高第33-34页
        4.2.4 金融机构的融资设计和操作水平有待提高第34-35页
5 农业产业链融资的国际经验借鉴第35-39页
    5.1 荷兰合作银行的简介和发展历史第35-36页
    5.2 农业产业链融资的主要经验第36-37页
    5.3 对我国农业产业链融资的启示第37-39页
        5.3.1 从农业全产业链视角了解和认识客户业务第37-38页
        5.3.2 重视农业产业调研和掌握科学分析方法第38页
        5.3.3 建立农业产业链融资利益相关者的战略性合作关系第38页
        5.3.4 掌握农业产业链融资的风险预测和防控技术第38-39页
6 发展我国农业产业链融资的对策建议第39-43页
    6.1 农村金融机构要真正确立服务大农业的战略第39页
    6.2 鼓励金融机构融资产品和服务创新第39-40页
    6.3 创新农村抵押担保方式第40页
    6.4 加强风险控制和管理第40-41页
    6.5 优化农村信用环境第41页
    6.6 政府加强引导和服务第41-42页
    6.7 引入风险投资介入机制第42-43页
7 结论和展望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南省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广东省农村商业保险发展困境与解决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