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农业信贷论文

湖南省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17-19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3 技术路线第18-19页
2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第19-25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9-20页
        2.1.1 农业贷款第19-20页
        2.1.2 农民收入第20页
    2.2 基础理论第20-25页
        2.2.1 农业贷款相关理论第20-22页
        2.2.2 农民收入决定的相关理论第22-25页
3 湖南省农业贷款和农民收入发展状况第25-35页
    3.1 湖南省农业贷款发展状况第25-30页
        3.1.1 湖南省农业贷款的供给现状第25-28页
        3.1.2 湖南省农业贷款需求分析第28-30页
    3.2 湖南省农民收入状况第30-33页
        3.2.1 湖南省农民收入现状第30-31页
        3.2.2 湖南省农民收入来源第31-32页
        3.2.3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第32-33页
    3.3 湖南省农业贷款与农民收入关系的总体描述第33-35页
4 湖南省农业贷款对农民家庭纯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5-40页
    4.1 变量的选择及数据来源第35-36页
    4.2 湖南省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6-39页
        4.2.1 单位根检验第36页
        4.2.2 Johansen协整检验第36-38页
        4.2.3 Granger因果检验第38页
        4.2.4 脉冲响应分析第38-39页
    4.3 结论第39-40页
5 湖南省农业贷款支持农民增收中存在的问题第40-44页
    5.1 农业贷款投入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第40页
    5.2 农业贷款的结构不合理第40-41页
    5.3 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第41页
    5.4 农业贷款管理体制和风险转移机制不健全第41-42页
    5.5 农村信用社支农过程问题突出第42页
    5.6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力度有限第42-44页
6 促进湖南省农民增收的对策和建议第44-51页
    6.1 加大农业贷款的投入,建立长期稳定的增长机制第44-45页
        6.1.1 加大政府财政支农力度,确保资金总量不断提高第44页
        6.1.2 拓宽银行业务,增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功能第44页
        6.1.3 宏观调控商业银行,引导商业银行加大支农力度第44-45页
        6.1.4 创新金融组织形式,规范民间金融第45页
    6.2 优化农业贷款投入结构,保障资金的有效配置第45-46页
        6.2.1 加大农业贷款对特色农业和农业企业的支持第45页
        6.2.2 提高农业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率第45-46页
    6.3 完善农业贷款经营模式和管理机制,实现资金良性循环第46-47页
        6.3.1 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第46页
        6.3.2 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调和沟通第46页
        6.3.3 发展农业保险,完善风险防范体系第46-47页
        6.3.4 建立健全的农户信用档案,强化政府在信用体制建设中的作用第47页
    6.4 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第47-49页
        6.4.1 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模式第47-48页
        6.4.2 完善激励机制,扩大支农范围第48页
        6.4.3 完善信用体系,探索新的担保方式第48页
        6.4.4 制定适合农户资金需求的信贷产品第48-49页
        6.4.5 加大宣传,发挥支农资金的作用第49页
    6.5 打造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环境第49-51页
        6.5.1 改善正规金融机构体系第49-50页
        6.5.2 引导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第50页
        6.5.3 规范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第50-51页
7 结论与展望第51-54页
    7.1 结论第51-52页
    7.2 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我国农业产业链融资现状及对策